测评

四大屏智能汽车系统功能对比

01国内四大整车系统简介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电动汽车、智能化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变的主题。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比亚迪的DiLink、上汽荣威的Zebra、吉利的极客、东风风神的WindLink等四大智能汽车系统。 这四个系统目前基本代表了国产车辆系统的最高水平。 等级。

大屏来袭

拥有丰富的选择对于消费者来说固然是一种福利,但有时也会带来一些快乐的烦恼。 由于普通消费者很难充分体验这四种汽车系统,因此如何在这四种系统中进行选择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事实上,智能车机系统的概念虽然提出已久,但直到近两年才在消费者层面落地。 由于很多消费者对上述车辆系统并不了解,笔者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斑马智能

斑马智行是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联合打造的互联网汽车解决方案。 它是基于阿里巴巴开发的AliOS系统专门针对汽车端开发的系统。 早在2016年,斑马智能就已经在上汽荣威RX5上与消费者见面。 也是四大系统中最早应用于消费类汽车的智能车载系统。

吉利吉克

吉利极客是今年3月份刚刚发布的智能车载系统。 极客最大的特点就是专注于用户每天一小时的用车出行需求。 与斑马智行不同,极客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并通过谷歌云、阿里云在全球部署。 用户可以通过GID打通众多应用场景,构建人、车、生活的大应用生态。

风联3.0

WindLink 3.0是东风风神、百度DuerOS、车联网巨头博泰联合打造的AI车载系统。 它的上市仅比吉利吉克晚了一个月。 WindLink3.0最大的特点就是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表现。 它支持自学习,可以响应复杂的人类语言指令。 借助百度在AI领域的强大能力,WindLink 3.0可以在合适的场景下主动推出精准的场景服务。

比亚迪迪联

DiLink是比亚迪在今年北京车展上推出的汽车智能网联系统。 它也是基于Android内核的。 除了全面连接人、机、车、云的智能互联解决方案外,其中控屏还支持水平和垂直旋转。 从根本上解决了不同应用需要横竖屏优化的问题。 Android手机生态系统也可以完全移植到Di平台上,这意味着DiLink可以将数百万个Android应用与车辆无缝匹配,极大丰富车辆智能。 系统应用灵活性。

02硬件性能保障智能系统的基础体验

汽车智能中控大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一些车主还会为自己的爱车安装一些第三方智能中控大屏。 不过,大多数中控屏的使用体验并不理想。 不少用户反映,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中控屏出现严重卡顿现象。 硬件性能不足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系统后续的升级以及新功能的添加。

大屏来袭

硬件性能瓶颈导致汽车中控大屏严重卡顿

根据相关行业报告分析,目前车载系统的平均性能测试分数在2万左右,远远落后于当前主流智能手机的硬件性能。 依赖Android生态系统的应用程序对硬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这也是目前消费者感觉汽车系统响应速度普遍弱于智能手机的重要因素。

从硬件角度来看,比亚迪Di平台可以说是目前最强大的智能汽车平台。 搭载主频高达2.0GHz的八核芯片,搭配3GB RAM+32GB ROM,综合性能得分超过8万,已经可以媲美主流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性能。 可以流畅运行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大型手游,日常应用不存在性能瓶颈。

比亚迪Di平台性能足以支持热门手游

WindLink 3.0采用飞思卡尔IMX6Q Plus芯片,该芯片采用Cortex-A9四核设计,主频1.0GHz,4GB RAM+32GB ROM。 由于WindLink 3.0强调无需下载App即可实现全功能应用的语音场景,因此用户暂时不会感知到Android生态系统的翻译带来的性能瓶颈。

Zebra iXing 在硬件方面略逊于前两者。 双核1.2GHz芯片搭配2GB RAM对于智能手机来说甚至还没有接近100美元的智能手机水平,但在汽车平台上仍然是一个比较强大的配置(至少是中端配置)。 同时,得益于底层的AliOS,Zebra在系统与硬件协同方面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硬件性能。

车辆和机器系统对稳定性的要求远远超过对性能的要求。

笔者还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与比亚迪工程师进行了简短的交流。 由于车载电子系统的稳定性要求远高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需要通过的质检周期和标准更长、更严格,因此车载系统的硬件往往落后于消费电子产品产品经过几代的迭代,这也是目前主流车载系统性能不高的原因。

由于大部分车型的车载系统不支持硬件升级,消费者必须一步到位选型,避免出现硬件瓶颈制约后续系统功能升级。

03哪个用户体验更好? 四大体系各有侧重。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汽车系统在功能和体验方面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所谓的智能汽车系统只能在屏幕上选择播放什么音乐或调整广播电台,那么它与老式汽车系统就不一样了。 车内的旋钮收音机或 MP3 播放器也不例外。

大屏来袭

车内的中控大屏起到了连接人与车的作用。

事实上,大多数车机系统都增加了很多控制功能。 甚至一些第三方车机系统只要车辆开启了相关功能的控制权限,就可以通过中控屏实现车窗、空调、天窗等。 音频、行车记录等功能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手机和平板上的地图导航、生活服务、视听娱乐也是如此,所以本节笔者就跟大家聊聊一些区别。

比亚迪Di平台的操作体验与普通安卓平板相同

如果单纯从中控屏的体验出发,比亚迪Di平台无疑是四大系统中表现最好的。 14.6英寸中控大屏为用户提供了充足的显示空间,水平和垂直自由旋转设计解决了应用程序的横屏优化问题。 用户不再需要忍受许多应用程序中水平显示的未经优化的“平面”图像。 它彻底消除了Android生态系统从手机向汽车转化的最大障碍。

传统车机平台设计相对封闭,难以适配应用。 申请数量从几十个到一百个不等。 然而,开放的DiLinkDi平台就像Android平板电脑。 数百万的应用程序数量使车辆的可玩性翻倍。 ,而对于每天使用手机和电脑的用户来说,DiLink 就更加好用了。

语音交互更适合开车时使用

从交互角度来看,语音交互更适合驾驶场景,因为在高速公路上即使视线离开前方道路一秒钟,也意味着盲目行驶30多米,这对于驾驶来说是相当危险的。 因此,目前主流的车机系统在语音交互方面的投入比较大。

从纯粹的语音交互体验角度来看,WindLink 3.0对复杂、连续的语音交互响应更加准确、快速。 斑马的语音交互识别率表现也中规中矩,而比亚迪DiLink在现场演示时语音交互反应灵敏,但交互逻辑有点复杂,DiLink在这方面还需要继续优化升级。

触摸交互在处理一些比较复杂的控制时更加直接、高效。

单纯依靠语音来完成人车交互显然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对于一些微调或更复杂的功能,依靠按钮或触摸控制更简单、更高效; 此外,中控大屏还作为车内娱乐中心,为用户停车、候车时提供多样化的娱乐选择。

在以上方面,比亚迪DiLink凭借超大屏幕尺寸获得了巨大优势。 单一界面显示功能更加多元化,用户的触控体验相当出色。 大屏中控也将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汽车发展的关键。 趋势。

车机系统还强调车辆各项功能的控制和状态显示。 比亚迪已获得Android和芯片厂商的开发授权。 同时,比亚迪还开放了341个车辆传感器和66个控制权。 DiLink可以实现车辆更深层次的功能开发、优化和调用。 用户可以通过Di平台实时监控车辆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并对部分功能进行定制调整。

吉利吉克彻底延续手机生态玩法

同样以车企为首的吉利、极客则聚焦生态互联。 极客系统通过GID账户连接电商、社交、出行、支付等各种日常生活系统。 用户可以在车内了解自己的驾驶偏好和习惯,甚至可以通过GID同步到任何配备GKUI的汽车。 车型当中,其实更像是吉利版的Apple ID,将手机生态的玩法完全移植到了汽车上。

斑马iXing已将众多智能硬件纳入汽车生态系统

在功能方面,斑马智能也很有创意。 斑马智行将众多智能硬件融入汽车生态系统,如登牌行车记录仪、零多臂无人机、小蚁4K运动相机、飞利浦空气净化器等产品。 斑马未来或许能够推出全新的产品。 智能“汽车之家”。

WindLink是人工智能与车机系统融合的典范。 主动学习也是WindLink的最大亮点。 去应用化和追求更简单的交互,让WindLink和吉利吉克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方向。 从长远来看,WindLink似乎更符合智能汽车的发展逻辑,但希望AI学习的过程不会太长。

总结:

对于一个合格的智能汽车系统来说,更重要的是连接人、车和生活。 在这一点上,比亚迪DiLink是目前比较务实的系统。 车载大屏采用可旋转设计,直接解决手机应用的翻译适配问题。 同时获得芯片、系统和车辆传感器层面的开发和调用权限,将车辆状态和控制集成在中控大屏上,同时利用云端服务将车辆信息与用户手机同步,确保安全。

开放的平台让DiLink获得了极大的应用丰富性,车辆的可玩性也将成倍提升。 车辆将从简单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智能应用中心。 此外,DiLink的开放平台还预留了自动驾驶的潜力。 届时,DiLink将不仅仅是连接用户和车辆的工具,而将成为汽车真正的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