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式上线凌云光董事长姚毅做机器视觉技术的引领者
7月6日,凌云光正式登陆科创板,让光学机器视觉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
“经过20年的努力,凌云光已经从代理国外产品发展到具备在机器视觉领域全面构建光、机、电子、软计算的能力。下一步将推动机器视觉落地落地凌云光创始人兼董事长姚毅表示,从智能机器视觉产品到立体元宇宙虚拟内容制作、虚实融合拍摄系统,他们将未来几十年的行业热点,在资本市场的助力下,积累了大量经验的凌云光将谱写发展新篇章。
姚毅 凌云光董事长
复活巴蜀“金面童子”大显身手
一名白衣少女看着眼前的青铜巨人,似乎有些眼熟。 当她伸手一触,就打开了时空秘境,遇见了来自巴蜀古地的金面少年……2022年央视春晚的创意舞蹈《金面》惊艳全场观众。 其中,幕后“英雄”就是凌云光。
“这得益于我们的FZmotion动作捕捉系统、崇明工作室的立体拍摄系统以及虚拟数字内容制作等人工智能和计算摄像技术。” 姚毅介绍,“每一帧的呈现都得益于凌云光在立体视觉领域积累的多年光学和图像技术经验。 除央视春晚外,公司还为央视五一晚会、网剧《热血长安》拍摄、虎牙虚拟数字人直播等大型综艺节目提供服务播送。 捕获和数字建模产品和服务支持。”
“数字人”是凌云光在光学成像和工业人工智能领域深厚技术的新“结晶”。
“凌云光的机器视觉业务源于我国印钞行业的优质人民币项目。” 姚毅说,早在2002年,人民币检测基本采用进口设备,黑白成像效果较差,价格昂贵。 在中国印钞总公司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下,凌云光开始了自己的机器视觉研究业务。 该公司历时三年研发出全球首套彩色人民币凹版印刷在线检测系统,超越了当时的国际公司。 凌云光开发了一系列系统,几乎涵盖了印钞的每一个流程,并获得了中国人民银行科技进步奖。
凌云光在业内迅速崛起。 姚毅介绍,在印钞行业取得成功后,凌云光将机器视觉业务定位为战略重点,并于2005年开始打造独立的视觉图像算法平台。由此,公司得到了苹果、工业富联等公司的认可。印刷行业众多优秀用户。 ,成为Tier1视觉供应商。
凌云光在3C电子领域的地位如何? 工业富联和小米基金对公司的投资就是有力的证明。
招股书显示,凌云光将于2020年引入实业富联太阳公司富联宇展、小米长江产业基金等外部战略投资。公司还与工业富联在深圳成立合资公司工业富联凌云光,共同开发高科技智能制造终端装备。 此外,根据凌云光的发行结果,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对凌云光进行了战略投资。
积极开拓工业人工智能市场
“从数据化、信息化到智能化,这是工业人工智能的必由之路,也是工业行业的发展方向。” 姚毅表示,机器视觉的本质是将眼睛和大脑植入机器中。 机器视觉涉及一整套完整的“光、机、电、软”技术(即光学、机械、电子、算法、软件、各种人工智能等多学科技术)。 因此,重视研发是凌云光学创新发展的基础。
“以算法为例,凌云光开发的VisionWare是业界领先的第三方商业支付算法库之一。另外两种算法VisionPro和Halcon分别由美国康耐视和德国MVTec开发。 ” 姚毅表示,由于算法开发周期长、投入大。 机器视觉公司通常基于开源算法库(如OpenCV)开发自己的应用算法,或者独立开发并与第三方集成。 但凌云光坚持自主开发底层算法。 “正是因为凌云光学算法能够快速适应消费电子的多种场景,公司才有能力成为苹果的合作伙伴。”
机器视觉产品硬件包括镜头、相机、机械及自动化部件等,软件包括系统、算法等,凌云光在整个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构建了独特的行业竞争力。
“除了算法之外,凌云光还在上游部署了成像设备、摄像头等,可以提供完整的光学解决方案。” 姚毅介绍,凌云光独立承担国家发改委“面向3C产品智能制造的工业智能相机产业化”项目。 项目”,自主研发了分辨率900万至6500万像素的智能工业相机及智能处理设备,实现了国产智能相机核心算法、器件等技术平台的产业化。
目前,在先进光学成像方面,凌云光积累了丰富的行业产品和技术知识,获得专利400多项。 公司拥有从X射线到长波红外成像的全波段成像,可提供高灵敏度、超夜空、高照度的超高速成像解决方案和产品,覆盖从数百纳米到从微米到毫米,一直到地球观测和天文学。 观察成像相关产品。 此外,公司还投资长光辰芯微,开发高端CMOS成像芯片。
凌云光学科技的“护城河”有多深? 凌云光深耕机器视觉领域20年,多次承担重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多次获得国家一级学会和一级奖项。 社会团体科学技术奖。 此外,凌云光成立“知识理性研究院”,打造领先的工业人工智能产品和技术。
“机器视觉行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凌云光将努力打造国际化高新技术企业。” 姚毅表示,在消费电子、新能源、印刷包装、新型显示等领域,机器视觉的渗透率还很低。 ,机器视觉的发展前景极其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