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深度 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 百度仍保持领先地位
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梯队:三大竞争派别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技术,也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数量众多。 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2020年6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我国共有人工智能企业797家,约占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总数。 14.8%,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美国。 以下是我国人工智能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基本信息:
从竞争派系来看,百度、阿里云、腾讯、华为、京东、科大讯飞是目前人工智能平台的代表企业; 而小米、平安科技、苏宁、滴滴是融合行业较为活跃的企业; 此外,还有技术级企业的代表。 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依图科技作为独角兽企业,通过与传统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化技术应用覆盖面和市场竞争力。
从人工智能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区位分布来看,北京和深圳是人工智能代表性企业集中的地方。
2、中国人工智能行业企业排名:百度仍保持领先地位
根据中科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19全球人工智能企业TOP20榜单》,7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百度、大疆创新、商汤科技位列前茅。前三名; 与此同时,根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100强,百度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此外,截至2020年底,为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尽快实现基础前沿领域突破,科技部共公布15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 这15个创新平台各自依托于15家业内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具体如下:
3、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区域集中度:产业发展相对集约
从人工智能企业的区域集中度来看,截至2019年底,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省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国的83%,表明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我国比较集中。 ,行业发展相对集约。
4、中国人工智能产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估
从人工智能企业的核心技术布局来看,百度、腾讯、阿里云、华为等领先平台企业布局了多项AI技术; 而平安科技、京东、小米等融合公司的技术布局则主要针对应用层,针对性很强。
从专利授权量来看,截至2020年10月,百度、华为、腾讯AI专利授权量位居全国前三,表明这三家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 而从公司拥有的高水平学者数量来看,根据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1-2020》,公司拥有的高水平人工智能学者数量京东、阿里巴巴、华为跻身全国前十,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体现。
5、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现状总结
从五力竞争模型来看,由于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者众多,企业数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且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相对激烈;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替代品威胁微乎其微;
人工智能产业的上游供应商可以概括为基础层,包括AI芯片、传感器等产业。 由于技术门槛较高,国内厂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上游议价能力较强;
下游消费市场主要在应用层。 由于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融合已成趋势,下游议价能力较弱; 另外,由于人工智能产业是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高端人才密集型产业,进入壁垒较高,因此来自新进入者的威胁较小。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及分析,请参阅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地图、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IPO募资可行性研究、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