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厦门多措并举推进智能化应用 健康医疗大数据落地应用

应用智能化工作原理_智能化应用_应用智能化的好处

孙伟 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10多年来,厦门市积累的医疗卫生数据实际上是真实的数据,汇集了医疗服务、儿童保健、妇幼保健、疾病预防、医疗保险等各个领域的数据。近年来,我们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多种应用,初步实现了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近日,在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网络大会(CHIMA 2019)主论坛上,厦门市卫健委副主任孙伟分享了厦门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实践经验。

2016年10月,厦门获批成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及产业园建设七个试点城市之一,为我国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顺利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厦门。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基础

事实上,厦门市从2006年就开始建立“公民健康信息系统试验平台”,现在可以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开发基于电子健康卡的智慧健康云信息应用,造福广大群众。人们。 已经开展多年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诊疗数据共享建设工作不应启动。

早在2014年,厦门市就建成了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医疗云平台,形成了私人健康网络的“高速公路”,奠定了互联互通的基础。 2018年5月,厦门市成为全国首个达到地级互联标准化成熟度5级、2级的城市。

据孙伟介绍,厦门市建设的全国首个“公民健康信息系统”,为全市95%以上的常住人口建立了全面、全周期的终身电子健康档案,实现了门诊、住院、体检、孕产妇健康档案。以及儿童、社区病历和计划免疫等信息的有机整合。 同时,患者医疗信息的互联共享也减少了重复检查,为市民节省了医疗费用。 目前,全市每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共享人数已超过20万人。 此外,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厦门逐步形成了以“慢病优先、急慢病分开治疗、上下一体化、三科联治”为重点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模式。主要突破。

孙伟表示,得益于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推进,厦门目前重点推进区域健康信息平台的功能转型,主要从健康档案存储、互联共享到智能化应用升级。

主数据管理为医疗大数据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据了解,厦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构建了统一权限、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的整体架构。 通过大数据聚合技术,可以实现医疗机构、公共卫生机构、其他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居民个人等多来源。 收集和聚合异构健康和医疗数据。

孙伟表示,厦门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的愿景是打造个人健康云平台,主要汇聚健康医疗领域外的数据,实现个人健康档案数据、健康监测数据、生活数据的记录。数据、工作和环境数据。 统一采集、统一管理。 最终目标是形成以个人健康云平台为支撑的新业态大数据应用,为各类应用提供底层服务和数据支撑,提供覆盖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新型健康医疗服务体系。

厦门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的数据支撑系统主要包括主数据管理、数据资源视图、智能知识库三部分。 首先,厦门市构建了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基础数据目录。 主数据包括居民主数据、机构主数据、科室主数据、疾病主数据、药品主数据、检验检验主数据等。形成疾病资源视图。 三是智能知识库涵盖患者身份识别、基础疾病知识库、传染病、症状知识库等,实现从结构化病历数据中提取患者身份信息。

同时,为了更好地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厦门还建立了安全可信的大数据应用开放平台。 主要任务是通过大数据应用平台向第三方机构查询和挖掘传统医疗数据平台。 。 孙伟表示,厦门市希望打造开放的数据生态系统,主要用户包括数据需求者、数据提供者、数据服务者、平台管理者四类角色。 其中,同一组织可以在平台上担任多个角色。 例如,医院在提供原始数据的同时,也有数据处理的需求。

“我们的大数据平台是一个封闭的存储和计算环境,数据可以在平台内进行分析、处理和授权使用。最后用户可以拿走结果,但原始数据不会离开平台。” 孙伟表示,“大数据就是财富,每个人都应该分享红利,所以我们也在尝试建立共享数据的激励机制。”

厦门健康医疗大数据五个典型应用

依托厦门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以及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和诊疗数据共享,厦门开展了多项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实践。

应用一:深入推进信息应用惠民。

主要涵盖医疗就诊的各个环节,包括诊前、诊中、诊后的流程整合,方便群众就医,为政府实施监管、协调资源配置奠定基础。

(一)全市门诊统一挂号、预约平台。 自2010年首次成立以来,在应用上不断深化,从原来单一的电话预约到提供多渠道预约挂号,并且精确到分钟,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提供超过4000万次预约登记服务。 仅2018年,预约登记服务人数就超过2500万人次。 累计注册用户数达到1400万以上。 微信公众号预约比例达到30%以上。

(2)智能诊断系统。 智能引导功能引导患者输入主诉和症状信息,结合患者的历史医疗数据和相应的症状知识库推荐相关医疗科室进行快速预约。

(三)统一支付平台。 医生写下医嘱后,患者可以通过各种手机应用进行医保结算。 同时,持有医保卡的患者和持有有效身份证件的患者可以通过“美丽厦门智慧健康公众号”和“厦门市民健康系统”随时随地查阅各种用药记录、健康档案、检查报告等信息。网站”。

(四)电子健康档案智能化应用。 例如,基于智能健康记录构建的合理用药知识库。 当医生完成诊断并开具处方时,系统自动推荐常用药物并实时提醒医生。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整合居民健康数据,形成完整的个人健康画像。 然后,通过分析居民病历形成疾病地图,并将相关信息推送给签约家庭医生,从而形成居民健康医院和社区的一体化闭环管理。

应用二:建立厦门市儿科智能分诊系统。

主要结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80万条门急诊病历,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病历结构化、辅助诊断、用药等模型的智能模型,代表社区医生进行指导来自三级医院的医生。 孙伟表示,这个智能模型可以预测200多种儿科最常见的疾病,辅助诊断符合率达到92%以上。 主要为社区医生提供病历书写、诊断、检查用药、用药等方面的参考。 此外,智能模式还可以提示社区医生转诊患者,连接双向转诊平台,引导患者放心前往社区就医。

“过去,由于儿科疾病复杂等因素,社区医院很少开设儿科门诊。我们在社区门诊安装该系统后,很快提高了社区儿科医生的诊疗水平。” 孙伟表示,厦门市计划将智慧儿科门诊诊断系统部署到全市39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成立区域儿科联合体作为推广的核心。

应用3:建立现实世界的数据和研究平台。

厦门市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循证医学中心合作,利用厦门市积累的相关数据开展真实世界大数据研究。 主要以厦门市妇幼保健系统为中心,覆盖2009年至今75万余条出生记录,链接孕前、孕中、孕后、新生儿、儿童等相关医疗信息,开展全程孕产妇保健。根据疾病的自然史进行管理。 病因研究、诊断研究、治疗研究、预后研究等。该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主要目标是根据中国人群特征、生育史及各种医疗和手术的预后分析,构建孕产妇不良结局的预测模型。疾病及其他相关研究。

应用四:开展慢病管理大数据应用。

“慢病管理一直是厦门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的特色,我们以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等为突破口,形成了家庭、社区、医院一体化的慢病防治模式,目前已拓展到包括严重精神疾病、恶性肿瘤、慢阻肺、妇产科、心脏病等各个领域满足不同患者的个性化疾病管理需求。” 孙伟介绍,2016年,厦门建立了以临床指南为基础的规范化糖尿病综合管理体系。 医师辅助诊疗软件——糖尿病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社区全科医生提高诊疗水平,并与医院专家及时互动,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

目前,厦门已有39个社区启动该系统,已有超过15万人次接受了临床决策辅助诊疗。 同时,厦门市还开展了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初潮时机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研究,相关成果已在多家杂志发表。

应用五:建立疾病防控大数据分析平台。

现阶段,厦门市建立了群体性事件预测预警、重精患者行为分析、食源性疾病监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等系统,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拓展数据收集的范围。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重症病例分析、聚集性病例事件分析、药物检测分析等疾病监测预警工作。

小助手二维码

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

(请务必注明您的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