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

数字化之年中国传感器的十大发展趋势

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传感器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显示:在数字经济大环境下,随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推动,全球迎来了数字之年,如何踏上数字化道路是每家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其中,传感器在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升级时发挥巨大作用,那么,它在数字化之年将有哪十大发展趋势? 一、企业发展重心。在数字化时代,对数据采集、处理等流程要求极高,以前结构型、固体型传感器已然无法满足需求,结合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传感器趋于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多功能,逐步朝着智能传感器、MEMS传感器发展,并成为企业发展重心。 二、中国传感器制造趋势。作为集成电路细分领域的传感器,柔性化定制需求日益增大,研发周期长、材料和工艺复杂、规模化生产不足。 未来,集成电路是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设计工具、模型表达、可测性设置、工艺整合等方面,借MEMS和集成电路定制仿真平台的集成融合。在生产制造中,建立IP模式,达到量产。通过素质化测试,达到数模机理转型。进而推动传感器快速升级。 三、独角兽和隐形冠军随细分垂直而浮出水面。中国传感器企业主要出于中小型,研发、创新能力有限,深耕垂直领域企业众多。目前,物联网、工业4.0市场规模过于庞大,且是碎片状。2021年,将有更多原有业务领域发展的企业日渐壮大成为隐形冠军,和创新环境下涌现出来的独角兽。 四、中国传感器将迎来稳步上升趋势。传感器是推进物联网、工业4.0等产业快速发展的技术之一,中国长期依靠进口。但近几年,在利好政策大力支持下,传感器发展备受关注,同时涌现一批优质传感器企业,在兼具研发、设计、生产、应用形成完整产业体系,促进本土传感器产量稳步上升。 五、中国传感器产业集群格局明显。中国传感器产业于2017年初步形成五大产业集群,即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冀、中部地区。长三角地区拥有38%的上市企业,与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及中部的企业旗鼓相当。截止到2020年1月,长三角地区已聚集了50%以上的智能传感器企业,因此,长三角地区无疑是智能传感器最佳落地。 六、CMOS图像传感器竞争将进入最后阶段。受物联网应用快速发展,在车载应用、机器视觉、人脸识别、安防监控等领域,2019年,CMOS图像传感器进入了市场急剧扩大的阶段,其中,索尼占据了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与三星、豪威科技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七、光学传感器将成为创新推手,物联网被广泛应用,推动了光学传感器市场快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光学传感器的销售额将达到360亿美元,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领域。其中,结构光、主动立体视觉、ToF是光学传感器主要三种技术,预计2021年,伴随着物联网发展这三种技术市场趋于平稳。 八、传感器的定制化方案更深、更广,由于功能和应用场景等因素,传感器本身自带定制化特性。传统传感器已无法满足客户需求。随着物联网应用场景扩展,将有更多功能、设计出现,具有传感器的定制方案以及柔性化生产能力的企业会在未来获得OEM厂商的青睐。 九、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风头逐步显现。目前,多传感器融合技术主要应用于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自动驾驶安全性需要传感器的冗余支持,提升容错率。未来,自动驾驶的多传感器融合将成为市场的主流,包括可穿戴设备、健康检测、智能家居等。 十、迎来并购潮,由于传感器是最基础的行业,其产业资源相当厚实。TE在2014年17亿美元收购MEAS,2019年,AMS以46亿欧元收购欧司朗、索尼1.55亿收购东芝图像传感器部门。2021年,中国传感器产业快速发展对全球传感器企业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同时,受物联网传感器需求量增大影响,为了确保自身市场份额前提下,国际并购、收购案件将会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