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业的真英雄格兰仕满负荷生产海外订单大增
疫情是一面镜子,能照出真伪。
在疫情侵扰下,中国家电制造业受到的影响显而易见,但这不代表全部。有些企业表现坚挺,绝不是价格驱动,而是技术、渠道和品牌信誉度方面的日积月累,才有疫情困难时期的厚积薄发。
特殊时期的消费者表现力和品牌表现力,是一次大考。作为中国家电制造业的一张名片,疫情下的格兰仕表现出乎意料:业务量/订单饱满、新建工厂开始运作、逆势扩招大量人才。
蓝科技获悉,进入第二季度以来,格兰仕一直在满负荷运转,海外订单较一季度还有明显增加。
满负荷运转的背后,揭示了一种格兰仕现象。首先,全球市场并不排斥中国品牌,而是更愿意和信誉度高的品牌合作;其次,持续技术创新,不以价格驱动,专注于成为行业高精尖技术的领头羊,而不是以利益驱动多元化运营;第三,不受外部环境的变化,能保证渠道商货源充足,不违背契约精神,这是格兰仕多年来全球化受到渠道商尊重的根本原因。
作为第一批“走出去”的中国家电品牌,格兰仕每年有超过5000万台家电走向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占集团整体业务约70%。疫情中取得优异的外贸成绩,这与其深厚的海外市场的客户基础和口碑沉淀不无关系。
“格兰仕承诺,在困难都会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客户的供应,确保订单不会延误。”格兰仕董事长兼总裁梁昭贤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
在2月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刻,不少外贸型企业面临催单问题,而格兰仕却没有延误一份订单,全部按期交付。
格兰仕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格兰仕的健康家电需求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快速增加。其中北美市场供不应求的形势不断高涨。自2月份复工复产以来,格兰仕微波炉生产线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微波炉、电烤箱的订单排不过来,甚至出现外贸订单挤占内销产能的情况;格兰仕自主品牌冰箱在北美前五名零售渠道保持100%以上的增长,订单从年初一直排到了三季度。
满负荷运转,证明格兰仕数字化智能制造水平、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等。
“金链银链不如产业链”,这是梁昭贤在亮相“这是中国制造”主题直播的一句话。一直以来,格兰仕都在下大力气完善家电产业链的布局。走进格兰仕位于广东顺德的工业4.0基地,在4条自动化生产线上,零部件不断输送过来,几十只机械臂快速焊接、打磨、组装……单线平均每6.7秒就可以下线一台微波炉产品。
这正是格兰仕于今年4月28日正式投产的工业4.0基地内的景象。更值得注意的是,该基地从投入到建成仅仅花费了50天的时间,且具备年产1100万台微波炉的能力。此基地的建成,不仅确保了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保障了格兰仕在疫情之中向全球客户按时交货,更是格兰仕从传统家电制造业向数字科技型企业转型的缩影。
工业4.0项目只是格兰仕转型路上的一小步。芯片,则是格兰仕数字化和物联网时代最关键的一环。芯片不只是家电的心脏,更是“中国制造”的灵魂。目前的芯片市场,特别是主芯片,主要来源为韩国、日本和美国,国产份额少,且普遍处于中低端。
企业使用国外芯片,除了要支付高额的知识产权费用之外,必须得到授权才能使用。而这种扼喉的感觉,是格兰仕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格兰仕对于芯片的研发,就是要将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去年9月28日格兰仕“超越制造”大会上,“科技格兰仕”成为了关键词,芯片、边缘计算和无线电力等领域,是格兰仕转型的新方向和新目标。格兰仕集团副董事长梁惠强也在会上宣布,“要把每一台格兰仕出厂的产品都要用上新的IOT芯片。”
目前,格兰仕自主研发的首款物联网芯片“BF-细滘”已经全面完成测试,正式应用到格兰仕的智能家电产品中。梁惠强也对芯片的发货作出预估:“预计我们年芯片出货量应该会达到5000万片,或者1亿片甚至更多。”
另一个定位更加高端的芯片“NB-狮山”,正在美国、欧洲、顺德、深圳等地加速推进。格兰仕通过智能家居的融合布局,已成为全球第一个将“边缘计算”商业化的企业。
“真英雄”从来都是自己打拼出来而不是口号喊出来的。在中国家电制造业,格兰仕是极为低调的,而在这轮疫情面前,格兰仕的表现却被全球合作伙伴们集体高调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