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洞百出的智能音箱为何能发大财
智能音箱,不是智障
“早晨,智能音箱开始播放柔和的音乐将你喊醒,与此同时,窗帘自动拉开,热水器开始加热热水,让你有舒适的温水洗漱。在你洗漱的同时,智能音箱开始播报当天天气和新闻,烤面包机开始加热面包,咖啡机也已经帮你磨好了一杯现磨咖啡。”
在以前,这种无需人来进行操作,完全自动化的生活几乎无法想象,但是如今,智能家居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开始逐渐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在这些智能家居之中,表现尤其突出的就是智能音箱。
智能音箱,顾名思义,就是具备语音识别功能,能够进行人机交互的音箱。在近两年之内,智能音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占领”了我们的生活。
根据国际市场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所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货总量达到55.7百万台。而2019年全年智能音箱的出货量高达146.9百万台,同比增长70.4%,全球智能音箱市场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智能音箱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但,在智能音箱便捷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惊人的漏洞。
“深夜,你正一个人在桌前伏案认真工作。突然,在一片寂静暗淡的房间里,一阵刺耳的音乐响起。”
这并不是在说恐怖故事,这是一位智能音箱用户的真实遭遇。当时这名用户正一个人在家工作,突然响起的音乐把他吓了一大跳。“想象一下,原本非常安静的房间里突然放起了歌。”这名用户表示自己当时差点被吓出心脏病。
智能音箱突然响起,与触发了误识别不无关系。误识别,是当前所有智能音箱的通病。按照当前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来看,误识别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进行解决。虽然可以通过大量的AI深度学习和优化算法模型来对避免出现误识别,但这些措施在本质上都仅仅只能降低误识别的概率,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毕竟,就算是人也偶尔会有听错的时候,那就更不要说尚且还处在发展阶段的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了。
不过,误识别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漏洞,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这一问题的几率也会越来越低,但接下来的漏洞,对于智能音箱来说,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帮我的手机号13XXXXXXXXX充100元话费。”智能音箱在回复了一句“好的。”之后,准确的向这一号码中充值了100元话费,但是,要充值的人却并不是智能音箱的主人,而是一名陌生人。
在绑定了支付工具的免密支付方式之后,用户就能够通过语音来操作智能音箱进行购物充值等一些付费操作。这些操作是通过一种名叫“声纹支付”的支付方式来实现。
声纹支付与指纹支付方式类似,都是通过识别用户生物信息的方式来识别用户身份以完成交易。不过,智能手机会将这一些生物信息数据存储在专门的加密芯片之中,而智能音箱却没有这样。由于生物信息加密芯片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只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制造,因此这一芯片的成本较高。为了降低产品成本,大部分智能音箱都采用的普通智能设备芯片方案。
指纹、声纹以及虹膜等,是用户每个人都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生物信息,在当前指纹支付、声纹支付等识别支付技术大量使用的环境下,一旦出现声纹数据泄露,就极有可能会遭到盗刷。
此外,有的智能音箱甚至无法识别出用户的声纹,无论是什么人进行操控,甚至不分男女都能够操控智能音箱进行支付操作。这对用户的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除了容易被盗刷以外,隐私数据安全也是智能音箱无法绕开的一个话题。自智能音箱问世以来,
其用户隐私数据安全性就一直饱受质疑。
此前,全球销量最大的智能音箱亚马逊ECHO就曝出了丑闻,亚马逊公司将用户与智能音箱的对话录下来,并与公司的其他部分分析对话录音。亚马逊公司对于这一事件的回应是为了优化设备,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不存在数据安全问题。这真的能保证用户的隐私安全吗,或许只有亚马逊自己知道。
不仅数据存在被厂商盗取的问题,智能音箱还可能存在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人畜无害的智能音箱,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