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

临港智造城布局智能制造全球新高地

行业龙头企业进驻后的带动效应,加上临港管委会与临港集团在项目推荐选址时的导向,促成了临港地区的产业集聚现状,基本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关联企业相对集中的空间分布,比如核电产业集群、船舶动力产业集群、航空产业集群等。与产业区相关的生活配套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中。 在企业导入过程中,临港一直重点捕捉和争取高端工业制造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高精尖”的企业。“一些关键装备的心脏,过去我们也能造,但是用别人的知识产权造。在很多重装领域,中国企业已经能脱离国外的图纸、发明新机型。这意味着,在高端部件上我们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这其中的许多都是在临港实现了国产化。”翁恺宁说。 早报记者在走访临港企业过程中了解到,与智能制造的定位相吻合,临港工厂的自动化程度普遍较高。知易行难,机器换人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话,而是与企业的整体实力、技术导向、管理理念的先进息相关。 “我们更强调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临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制造产业,我们知道企业的薄弱点在哪里,相应地给予扶持。比如搞智能制造,企业需要人才、信息化改造需要资金,我们都有相应政策。”汤文侃说,在全球性新一轮产业竞争当中要争得一席之地,临港当仁不让。为了推进整体发展,临港地区还将打造国际智能制造中心。 今年7月19日正式印发的《关于深化完善“双特”政策支持临港地区新一轮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产业配套政策方面,将发起设立100亿元的上海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基金、50亿元的临港智能制造产业基金、20亿元的海洋产业发展基金、10亿元的临港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将设立每年5亿元智能制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功能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单个项目最高5000万元;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单个项目最高1亿元支持等等。 根据规划,临港未来将成为辐射带动长三角、服务中国制造业能级提升并在全球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到2025年,临港将基本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智能制造中心,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和服务输出的重要创新基地之一。将基本形成智能制造创新服务体系,具备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开展智能制造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的能力;基本形成完整的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产品、服务具备全球竞争力;基本形成智能制造人才高地,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集聚、产学研合作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