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作为消费者 如何理性看待乐视硬件免费

上周,乐视推出“4.14”硬件免费日,刷爆了各大科技媒体头条。赚够眼球的同时,乐视也赚了个钵满盆满:乐视全生态总销售额突破23.2亿元,其中会员总销售额突破20.2亿元(乐视超级影视会员和乐次元影视会员销售额突破16.9亿元/乐视超级体育会员销售额突破3.3亿元),超级电视总销量超54.9万台,超级手机总销量超58.2万台,智能硬件及衍生品总销售额超8500万元,乐视游戏中心TV版单日充值109万元/手机版单日充值1073万元,易到用车总销售额超5400万元,网酒网总销售额超4500万元,生态合作伙伴美的空调销售额近100万元,蒙牛嗨MILK销售额超70万元。当然,对于乐视来说,“圈粉”才是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

贾跃亭不愧是营销高手,早早就发表了名为《从博傻到硬件免费:414约你进入生态消费时代》的战斗檄文,叫板全行业。一直以来消费者都把企业当成对立面,认为“他们就是来骗我的钱的”。乐视此举很巧妙地把自己打扮成了消费者的盟友,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好感,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同时,乐视这篇值得商榷的檄文,也引起了行业内的大论战,比如小米的王川就直指乐视的硬件免费不过是个噱头。可贾跃亭并不是来跟大家探讨真理的,他不过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关注,为“硬件免费日”再添上一把火。贾跃亭如愿以偿,一切皆在他掌握之中。

那么作为消费者,我会买乐视的产品吗?很遗憾,答案是不会。不管乐视把生态模式吹嘘得再神乎其神,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始终出在羊身上。“免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一百年前吉列就以近乎免费的方式向消费者出售剃须刀,而通过向形成习惯的用户出售刀片来盈利了。吉列的剃须刀虽不是完全免费,但在我看来要比乐视更大胆,毕竟吉列一开始的确是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剃须刀,至于买不买刀片,完全由消费者决定。而乐视的做法,则是先把“买刀片”的钱收够了,才免费送“剃须刀”,更像超市里买牙膏送牙刷式的销售。

当然用超市的“买一送一”来类比乐视的生态商业模式未免太过粗暴。更合适的类比应该是前两年运营商推出的合约机,即“充话费,送手机”,服务收费,硬件免费。我当年也办理过这种“免费”的手机,用户体验相信很多人都深有体会。所谓的“免费”手机大多配置落后,而且了一系列运营商服务,系统臃肿不堪,用了一段时间之后便疲态尽显。小米的王川在质疑乐视的“硬件免费”模式时便指出:乐视名为免费日,实际上是清库存,大量新产品都没有参加,参与其中的大多数都是库存产品。同时,用长时间的会员费用户,而忽略了产品的生命周期。有人认为王川是眼红,泛酸水,其实他只是在用一个消费者的眼光审视乐视“硬件免费”的利弊。只不过王川是个企业家,从企业家的角度来说,乐视的营销手段还是很值得学习的。

乐视的“免费”模式存在一个弊端。电视不同于手机等消费电子,不可能把成本压缩到极低。乐视作为企业必然以营利为目标,这就意味着在硬件上的会员服务有很长的周期。业界有一个说法,智能电视的寿命只有三年。乐视的智能电视能否在用户购买的会员期限内始终正常运行是我们不得不问的。此外,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商业社会里,乐视的内容服务能否在用户购买的会员期限内始终保持其优势同样值得思考。

有人或许要说,不管怎么说,乐视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的确,尽管乐视采用了与天猫双十一类似的,将业绩压缩到一天时间内以提高“观赏性”的做法,其成绩仍然值得钦佩。只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营销模式的成功,还谈不上商业模式,除非未来有一天乐视能将“硬件免费”常态化。 乐视硬件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