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揭秘双11家电市场安静背后的故事
在今年的双十一大促活动中,家电市场呈现出一种令人意外的安静。除了海尔、美的等少数大企业,其他家电企业似乎对这一重要购物节并不关心。天猫和京东公布了创纪录增长的成绩,但这个数字并没有激发太多家的热情。
据了解,今年家电“国补”政策与主要厂商的双向让利,使得主销产品价格跌至历史最低。包括空调、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以及厨房和生活用电器在内的大部分产品都出现了价格下降。这一情况使得很多行业人士感到惊讶,因为这些产品不仅比出厂价还要便宜,而且一些爆款商品甚至出现了断货的情况。
尽管如此,这种情况并不是个别品牌或单一型号的问题,而是主要品牌主销产品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这表明,即便是在一个看似冷清的大促活动中,大型家电企业仍然能够保持强劲的销售表现。
此外,一些高端精品家电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在10月中旬开始到现在为止,这些精品家庭电器已经成为消费者追求的一线选择。而且,由于众多用户提前意识到了即将失效的“国补”政策,他们加速进行购买,这导致了一批优质商品迅速售罄。
对于这次双十一大促而言,可以说这是一个两极分化的情况。一方面,有些公司依靠国家补贴政策和竞争力实现销售量和利润同时上升;另一方面,也有许多小型经销商因缺乏国家补贴资格而面临生意枯竭,甚至几个月未能营业。
这种两极分化给整个市场带来了稳定性,同时也意味着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型品牌和渠道商如阿里巴巴、京东等继续占据主导地位,而拼多多和苏宁易购等平台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然而,对于那些没有参与国家补贴计划的小规模经销商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是更加艰难的地形。
综上所述,这一年来,在消费疲软、新旧替代趋势以及竞争愈发激烈的情景下,虽然双十一本应是家庭用品销售的一个高潮点,但实际上却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原因之一可能是消费者的需求发生变化,他们更多地倾向于更经济实惠、高能效但非必需品类;另一个原因则可能与工业链条调整有关,不同类型(特别是一级能效)电子设备之间相互取代,从而影响整体销售额。此外,还有一点不可忽视,那就是行业内部对于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不断更新换代,加快创新步伐,以适应全球经济环境变动及科技进步要求,也影响到传统购物节热度减退的事实。本次双11显示出,是一场新的挑战,也是一段转变期,是所有参赛者必须面对并适应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