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各国化石燃料生产与15C温控目标严重脱节
环境规划署(UNEP)与世界知名研究机构20日共同发布的《2021生产差距报告》指出,尽管全球不断提升气候雄心和“净零”承诺,但各国计划在2030年生产的化石燃料总量仍旧比实现《巴黎协定》1.5°C温控目标所限定的化石燃料生产量高出一倍还多。 该报告于2019年首次发布,由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海外发展研究所(ODI)、气候变化智库E3G和环境规划署合作发布。40多名研究人员为报告的分析和审查做出了贡献,众多大学、智囊团和其他研究机构参与其中。 彼时,该报告衡量了各国计划生产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量与兑现《巴黎协定》目标所限定的全球生产水平之间的差距。两年后的2021年,最新版《生产差距报告》指出,当年得出的产量差距眼下基本没有变化。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中,预计各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还将增加,只有煤炭产量会小幅下降。综合看来,基于各国的生产计划和相关产量预测,全球化石燃料总产量会持续增加至2040年,生产差距因此也将持续扩大。 15个主要国家仍支持使用化石燃料 “气候变化的破坏性影响我们有目共睹。尽管我们仍有时间和机会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C以内,但这个机会窗口正在迅速关闭。”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坦言,“展望第二十六届气候变化大会(COP26)及未来,世界各国政府必须加大行动力度,采取紧急措施缩小化石燃料生产差距并确保公正和公平的过渡。这是我们应该实现的气候雄心。” 《2021生产差距报告》提供了15个主要生产国的概况: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德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挪威、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和美国。报告表明,上述国家中的大多数仍在为化石燃料生产提供重要的政策支持。 “研究清楚地表明: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必须实现快速、大幅的下降,如此才可确保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C以内。”该报告的主要作者兼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科学家普洛伊·阿查库尔维苏特(Ploy Achakulwisut)表示,“然而,政府目前计划并支持的产量仍然远远超出我们可以安全燃烧的化石燃料生产水平限值。” 报告的主要发现包括:世界各国政府计划在2030年生产的化石燃料比实现全球1.5°C温控目标所要求的生产水平高出约 110%,比实现2°C温控目标所要求的生产水平高出45%。这一生产差距与之前的评估相比,基本保持不变;各国政府的生产计划和相关产量预测将导致2030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产量相较实现1.5°C温控目标所要求的产量分别高出约240%、 57%、71%。预计到2030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产量相较实现1.5℃温控目标所要求的产量分别高出约240%、57%、71%。 世界需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投资 根据各国政府的计划,全球天然气产量预计将在2020年至2040年间急剧增长,这一长期的全球天然气产能扩张趋势与《巴黎协定》目标严重不符。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各国已向支持化石燃料的新基金投入超过3000亿美元——多于投资在清洁能源上的资金。 “化石燃料生产国必须认识到他们在缩小生产差距以及引导全球向安全气候未来过渡等方面的作用及责任。”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SEI)执行董事M?ns Nilsson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诺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他们还需认识到,要想实现气候目标,各国需要快速且大幅度地减少化石燃料的生产。” 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对这份报告评论称:“世界上最大的几个经济体最近宣布终止国际煤炭融资,这是我们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必要步骤。然而,正如这份报告所明确指出的,要想实现清洁能源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迫切需要包括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所有公共金融机构以及私人金融机构将其资金从投资煤炭转向可再生能源,以促进电力部门的全面脱碳,并确保所有人获得可再生能源。” 就在上述报告发布之际,即将在两周后于格拉斯哥主办全球气候峰会(COP26)的英国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支持英国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包括大规模发展电动汽车、海上风电和氢能的计划。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在10月13日发布的年度《世界能源展望》(World Energy Outlook)中预测称,人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然后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缓慢下降。不过,随着人们逐步转而使用电力为汽车提供燃料,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在本世纪30年代出现永久性下降,彼时全球能源将迎来转折点。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