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陈建文没有完美的大数据现实世界都是小数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也一样不是吗
陈建文:没有完美的大数据,现实世界都是小数据
在电子科技大学担任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的陈建文,以其独特的学者身份和创业者的风格,成为了国内AI领域的一颗明星。他在7月9日的AI创新峰会上爆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论断,而在2017CJ上,我们又见到了他。经过一周零零散散的整理,我们终于有了以下谈话:
人工智能(AI)技术拥有61年的历史,经历了三起两落,但它依然保留着复兴的希望,这主要是因为关键性技术如感知技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大数据和模式识别等不断升级和突破。然而,在浸淫十多年的AI领域中,陈建文似乎有着自己独特的判断。
“人工智能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是因为它是未来的趋势,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小说、科幻片里描绘的人类未来都差不多,大同小异。” 陈建文认为,只有一个原因推动了技术进步,那就是人类对未来的向往。这种向往驱使人们不断探索新技术。
例如,他提到,“我昨天下午参加了一场AI学术会议,一位参会者说,现在看来,比尔盖茨讲过的话很多已经实现了。” 这表明每个时间点都会有不同的技术出现,每个时间点的成就都不一样。
陈建文强调:“视频直播只是虚拟现实的一个阶段性技术。在广义上,它们都属于人工智能范畴,它们核心也都是AI技术。而虚拟现实完成的是AI视觉应用场景和用户接口。”
对于家庭生活中的智能化产品,如智能家居、智能音箱等,陈建文持积极态度。他相信这些产品将成为家里的标配,就像汽车一样,从前我们没想到现在孩子出生后家里就会有车,但现在这是常态。
“从算法、环境等因素来看,智能家居、智能音箱都属于接口设备,它未来可能不会是我们目前熟知这个形态。” 他认为这些产品将继续演变,不仅限于当前可见形式,还可能包括机器人或虚拟助手。
关于市场上的各种大行其道的小型语音助手,如亚马逊Echo、小米小爱同学等,陈建文认为它们是一种针对传统音箱和家居市场与理念革新的尝试。“只要方向对,就不怕道路遥远”,这正体现在商业化应用场景中。尽管这些设备独立且缺乏完整产业链,但未来哪个公司能以此为基础整合所有家居功能,将成为行业领导者。
最后,他指出:“智慧应该更多表现为工具属性,而非玩具属性”。因此,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生活方面,都需要确保我们的关注点放在工具性的使用上,而不是外观或者娱乐性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