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飞机失事引全民共搜黑匣子黑匣子制作技术国内谁能独领风骚智能建造专业坑不坑
知情郎·眼|
侃透天下专利事儿
昨日,东航波音737客机MU5735惨剧发生,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官方已公布部分信息:飞机残骸已被发现,但遇难者遗体尚未找到。搜救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据报道,飞行数据显示,这架航班在昆明起飞后,一直保持约8869米高空巡航。然而,在14点19分,飞机突然从巡航高度下降,并且速度开始急剧减慢。
网上传播的一段视频显示了坠毁前飞机的监控画面。在画面中,可以看到一架飞机以头部朝下的姿态直接冲向山林。这次坠落过程极其迅速,只有短短五秒钟。
要揭开东航失事背后的真相,最关键的是找到黑匣子。黑匣子位于飞机尾部,是记录重要信息的宝贵证据。一位资深航空公司的驾驶员指出:“根据黑匣子的数据判断虽然不是唯一方法,但它是最准确、最客观的手段。”
作为频繁出现于每个事故中的关键词汇,黑匣子成为了破解谜题的钥匙。
今天,我们将探讨一下黑匩子的独特故事和它背后的专利技术。
01 黑匡子的坚固之心
“黑箱”(blackbox)其实是一种电子飞行记录仪,用来捕捉并保存飞行和性能参数。通常每架商用喷气式客运或运输型军用航空器都配备两台这样的设备——驾驶舱话音记录器(CVR)和 飞行数据记录器(FDR)。
它们能存储多达半小时内的声音对话以及两小时内的大量性能数据,如高度、爬升率、下降率、燃油消耗率、速度、方向等。此外,它们还能持续运行,即使在严重损坏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信息不丢失。
为了抵御撞击与高温,其外壳采用钢板加多层绝热防冲击材料设计。这让它能够承受超过自身3500倍重量力的撞击,以及1100摄氏度以上高温长时间暴露而不会损坏。此外,它可以在2吨重物压迫5分钟后依然完好无损,还能耐受6000米海底压力标准。
02 黑箱子的历史演变
《解放军报》曾详细介绍了黑箱子的历史沿革,从二战时期起源到如今,它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改进。
早期版本主要基于照相原理或者钢丝录制系统,但这些原始版本缺乏抗毁功能,对于分析事故原因来说并不够合适直到1953年美国洛马公司生产出了109-C型双通道电动记忆磁带录制器,这才具备了较好的抗毁性,并逐渐应用于民用航空领域。
60年代之后,由于便于搜索和发现现场中的设备,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使用橙色设计,以便更快地识别并拾取这类重要设备。尽管如此,由于其核心存储单元只有拇指大小,而整个装置却大如菠萝,所以存储能力不断提高至今可容纳25小时的完整轨迹数据及2小时驾驶舱对话录音,同时抗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使得现代版“黑箱”成为追踪过去几十年里全球任何地点任意事件所必需的一项工具。而随着科技发展,不仅限于民用航空领域,“智能建造专业”的创新正在推动这一技术向更广泛应用领域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