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成果引领彩电行业走向高端市场 重现手机领域的价格策略
回顾2020年,中国彩电企业的表现可谓是“上天入地”。在疫情影响下,上半年彩电企业为了求生而大幅度压低价格。数据显示,平均尺寸增长到51.2英寸,但零售均价却降至2469元。在618期间,一些品牌推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折扣,如55英寸液晶电视最低价仅999元、65英寸为1699元、75英寸为2999元。
然而,在下半年,市场状况发生了逆转。彩电品牌似乎几乎同时开始提高产品价格,并向高端电视领域进军。小米连续发布两款OLED电视,其中一款透明电视的价格达到了5万元;创维推出美兹黑标系列,77寸OLED电视单机版定价199999元,全套视听组合则高达359999元,每月生产仅10台,预定需等待三个月。此外,大多数彩电品牌也相继提升了销售价格,从而向高端市场发展。
但问题来了:是否高售价就能代表一个产品的高端?当一台电视吸引你时,让你内心深处赞叹它“好高端”,它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蓝科技认为,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强劲实力:
最先进的显示技术。尽管时代不断变化,但画质仍是决定购买价值的关键因素。如海信全球首款100英寸全色激光电视100L9-PRO,以影院级别沉浸式观影体验开启家庭院线新时代。
技术创新能力是核心。如果不持续创新和改进工艺制造水平,那么即使是慢增长领域,也难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高端品牌背后有着深厚积淀。这包括用户体验、信任和品质积淀,而不是简单依靠价格来定义产品质量。
中国彩电行业意识到走向高端路线,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不能盲目追求高价,只因为几万甚至数十万人民币就能称之为“高端”的做法显然错误。
实际上,就像手机行业一样,当国产手机纷纷涨价时,其实也是想借助5G这一机会提升自身品牌形象。不过这种策略可能会导致消费者选择苹果或三星,因为他们可以直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品质。而这对于彩电同样适用:即便是一款五万元以上的大屏幕智能TV,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地位和文化符号,也很难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对于彩电企业来说,在前车之鉴——手机行业面临的问题之后,更应重视自身 品牌建设,不要将售价作为衡量产品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这样的做法是不恰当且可能导致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