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布局中国智能交通领域打造海陆空全方位的创新生态系统
腾讯悄然变革出行领域,所到之处皆卷起风暴。与前进的阿里、迷茫的百度相比,尽管看似落后,但腾讯在智能交通领域却能引领潮流。自国庆节调整架构以来,腾讯积极进军B端市场,其布局更是频频展开。
9月30日,腾讯公布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的整合计划,这标志着战略重点向产业互联网转移。此举之后,腾讯从C端向B端转型动作显著增强,在智慧出行领域,它依托微信支付,将在智能交通领域下一盘海陆空全覆盖的大棋。
10月23日,在中国智慧交通大会上,腾讯发布了四款智慧交通产品:乘车码、智能出行助手、定制巴士和城市神经中枢,并且联手深圳航空公司布局智慧航空,以“深航码上飞”小程序为基础,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据副总裁郑浩剑表示:“交通是我们在产业互联网探索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之一。我们希望发挥过去20年的科技实践成果,以数字化助手身份支持公共交通。”具体而言,“乘车码”利用0.2秒极速验证技术实现刷码乘车;“智能出行助手”提供实时公交信息和线路规划;“定制巴士”根据需求精准规划路线;而“城市神经中枢”则集合全城数据,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目前全国超过5000万用户使用乘车码,而这只是其在B端市场的一环。在C端市场方面,不仅有滴滴打车,还有通过微信支付接入12306及港铁支持微信支付和香港钱包购票等多种服务。这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加强了行业整合。
除了地面交通外,腾讯还将携手深航进入航空领域,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基础,加强合作。此举显示出了其对连接一切的战略目标,以及如何以技术桥梁让不同场景间通畅沟通。
截至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无感停车付款、高效高速公路缴费等创新应用。而这些成果背后的关键,是其技术支撑和内部能力整合。其中,云计算作为基础设施,对保障业务稳定运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未来,该公司将继续推动这一方向,即使面对挑战也不会放弃追求连接一切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