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AI机器人第一股递表冲刺IPO
11月30日,港交所披露了QuantumPharm Inc.(“晶泰科技”)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是新规颁布以来,在黑芝麻智能后第二家以18C规则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的科技企业。晶泰科技成立于2015年9月,于2015年12月获得第一笔来自人人网和腾讯的24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随后在申请IPO之前,晶泰科技一共获得了6轮融资,总金融为7.8亿美金,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2021年8月,在晶泰科技完成4亿美金的融资后,公司估值上升至20亿美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晶泰科技是全球AI医药研发公司融资总额最高的公司,资方包括红杉、软银、中信、腾讯及中国人寿等。晶泰科技来着何人晶泰科技是一家以AI和机器人驱动的制药公司,2015年创立于MIT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公司一共989名员工,其中700+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公司基于量子物理、人工智能、云计算及大规模实验机器人集群等前沿技术与能力,为全球生物医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提供创新技术、服务及产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晶泰科技已为全球100多家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研究机构提供服务,客户包括了全球收入前20大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中的16家,辉瑞、强生及德国默克集团等制药企业均是晶泰科技合作伙伴。根据晶泰科技递交港交所的申请资料,公司在2020、2021、2022年收入分别为3563.6万、6279.9万、1.33亿人民币,经营亏损分别为1.26亿、2.99亿、5.25亿人民币,三年累计亏损超过9.5亿人民币。财报显示,仅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亏损已经达到4.34亿人民币,亏损数字或连续四年上升。港交所的18C是什么规则?2023年3月24日,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简称“联交所”)正式发布关于专特科技公司上市制度咨询总结,准许让专特科技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该上市制度将于2023年3月31日开始生效,并在港交所《上市规则》中添加新的一章——第18C章。根据第18C章规定,申请上市的申请人必须符合特专科技公司的定义和资格,以已商业化公司或未商业化公司的身份上市,上市前已由大致相同的管理层经营现有的业务至少三个会计年度,并对已商业化公司和未商业化公司分别做出市值要求。对于已商业化公司,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60亿港元,并且经审计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收益至少达2.5亿港元;对于未商业化公司,则上市时的市值至少达100亿港元。第18C章的计算中,只计算申请人的特专科技业务分部所产生的收益不包括来自申请人其他业务分部的任何分部间收益,而不计算那些附带的、偶然产生的,或者由其他业务产生的收益。AI医药的未来AI制药的产业分布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涉及到初创公司、大型制药企业、科技公司以及研究机构等多个层面,目前AI制药企业主要集中于欧美地区。美国一直是AI制药领域的主要聚集地,硅谷地区汇聚了众多初创公司,同时许多大型制药公司也在该地区设有研究中心。有数据统计,美国的AI制药企业数量占全球一半以上,达到53.3%,欧盟紧随其后,占比达到17.1%。根据烯牛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7日,我国AI新药研发行业共发生了44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到了607亿元,AI制药成了资本新风口。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药物要发阶段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123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32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9%;而中国的药物研发外包服务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3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1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6%。同时,全球自动化研发实验室市场的规模预计将由2023年的5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60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9.5%AI制药领域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通过AI+机器人的自动化研发模式,有望加速新药物的研发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并为整个产业带来更多创新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