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克兰上空舞动无人机的2022融资于资本市场应用受限如同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展现智慧与创新
文 | 老鱼儿
编辑 | 王方玉
无人机,2022年的舞者,在乌克兰的天空中翱翔,融入资本市场的旋律,寻找应用的限制;如同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一次展现智慧与创新。
2021年,是无人机与资本市场交汇的一年。作为新生事物,它展现了其应用的广泛化。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无人机行业融资超过百亿元人民币,其中有20家企业获得千万元以上融资,而超过10家企业获得过亿融资。
IPO方面,有极飞科技和中航无人机申报科创板IPO,有中航无人机上市申请被受理。
政策支持是无人机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大力开发民用直升机、多用途飞机会等市场需求大的产品。而湖南成为我国首个全域低空飞行试点省份,为全国低空开放提供理论依据。
中国无人机会在此基础上快速发展。2022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报告称,无人机企业达1.27万家,实名登记约83万架,飞行时间达到千万小时量级,被期待的工业级无人机会迎来爆发前夜。
但即便如此,大多数人的接触仍然是消费级的大疆产品,而非工业级。虽然工业级有更多广泛下游应用,但当前市场规模远小于消费品,并且需要培育场景。
Frost&Sullivan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级和工业级市场分别为283.33 亿元和151.79 亿元,其中工业仅占34.88%。
农业植保、地理测绘、快递物流等领域都面临着问题,如缺乏专业人才、售后服务培训不足、标准待定等。此外安全问题也是终端普通消费者的关注点。在福州举办的一次表演中,不少失控坠落,使人们对其产生“不定时炸弹”的印象。
政策限制日益严格,从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运输“十四五”立法规划》到山东川渝地区针对高铁两侧禁飞管理条例,这些都意味着难度增加,对于很多只能用于表演的小型商业活动而言,更是一种束缚。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密集型行业特性,以及研发投入增加及难以打开市场的问题,这些头部玩家纵横股份、观典防务、极飞科技等营收均在10亿元以下,与竞争激烈的情况形成了对比,即便是头部企业也面临亏损风险。
纵横股份营收下降至负值,其净利润为−3.14亿;亿航智能四季度营收同比跌84.0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14.34%;极飞科技则持续亏损,每年的净利润从−689.40万元到−5983.23万元逐步扩大。这背后,是研发费用投入增加及难以满足下游客户需求所致。
因此,无论是在培育应用场景还是拓展销售空间,无人机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切似乎正在向着一个结局走去:扎堆起飞,小心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