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难题解智能交通产品助力畅通无阻返乡之路
春节返乡难:智能交通产品助力“畅通无阻”之路
回家是春运不变的主题
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盼望。一年一度的春运,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心。刘春龙曾在博客中感叹:“春节回家,中国人唯一的信仰”。每到这个时候,不管起多早,不管买票的队有多长,也不管是躺着坐着还是站着,只要能和家人团聚,那些艰难险阻都不再重要。2017年的数据显示,回家的愿望仍然是所有出行目的中的主要目的,有72%的人表示这是他们最看重的。
近日,从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2018年的春运将从2月1日开始至3月12日结束,共计40天。预计旅客发送量为713.8万人次,比去年增长1.1%。总体来看,加上社会对安全要求更高,以及时间较晚,这一期限更加考验了安防技术。
护航“春运路”安防正在努力
这一次 春节时间较晚且与元宵节相连、与其他假期高度重叠,更为交通安保工作加大了难度。但即便如此,“火车党”,“飞机党”,“公路党”,以及“水运党”都在努力以不同方式让大家能够平稳地回到自己的家园。
首先,“火车站”的安防技术被提升到了新的水平。大部分火车站在这一期间除了传统监控外,还使用AI进行实时监控及数据分析。在一些繁忙站点甚至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减少等待时间。而12306也与第三方抢票平台合作,为购票过程提供图形验证码,以减轻瞬间购票压力,并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其次,“飞机”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航空公司引入RFID行李追踪技术,让乘客可以随时通过APP了解行李位置,从而减少出现丢失或者拿错的情况。
再者,“公路”的道路运输虽然占比小,但为了应对巨大的流量需求各地汽车站全面出击:
简化建站流程,如手机APP售票、微信售票或自助售票机。
简化高速公路缴费流程,如ETC自动扣费或支付宝高速通行自动扣款。
推进智慧公路应用,如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用于协同缓解拥堵和事故风险。
最后,“水运”的安全管理也不容忽视。这包括深入落实旅客实名制管理规定、加强海事人员值班、利用电子巡航监控和传感网络疏导人员,以及检查船舶适航能力等措施。
结语:随着科技不断推进,我们希望这些智能交通产品能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我们的旅行变得更为舒心、高效,同时保证我们的安全。此刻,我们期待每个人都能够顺利返回自己温馨的家园,无论你选择什么样的交通方式,都请放心,一切都会按照计划进行,让我们共同迎接美好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