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检全面引入刷脸技术实现安全高效的智能化管理
全国首个全程“刷脸”安检通关系统获认可 部署于呼和浩特白塔机场
在中国民航华北地区管理局的批复核准下,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安全技术中心、智慧航安公司以及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共同研发的“人工辅助验证智慧安保系统”,已经通过了国家级民航反恐技术联合实验室的论证评测,并开始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进行试运行。
该系统采用国际领先的人脸识别技术,实现了旅客身份证件一次性验证。旅客只需在自助验证闸机前出示身份证,即可完成8秒内的自动化核验,从而进入安检通道。此后,所有与身份相关的复核过程,如登机口信息确认,也可以通过动态人脸识别设备实现无需再次出示登机牌或二维码。
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智能安全技术中心主任石宇解释,这一创新解决方案极大地提高了通行效率,同时降低了机场人力成本。相比以往需要多次交换信息和证明文件的情况,这一全新流程简化并加快了整个体验,使得旅客能够更加畅通无阻地通过各个环节。
此外,该系统还被誉为未来差异化安检模式的一大里程碑,其成功部署为其他机场提供了一种参考路径。在厦门高崎机场使用该系统仅六天,就成功拦截九起企图持用他人证件乘机事件。这表明,全程“刷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充分证明。
民航反恐技术联合实验室负责人表示,该机构自2017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全流程“刷脸”通关新模式,并且与中科院等单位紧密合作,以建立一个产学研用的科研工作模式。实验室对新流程提供了深入分析,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科学评估,为今后的差异化安检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