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IPO破发资本寒冬让为发烧而生熄火报告书内容探秘从市场占有率到财务状况每个细节都透露着困境
小米IPO破发,资本寒冬让“为发烧而生”熄火,报告书内容探秘:从市场占有率到财务状况每个细节都透露着困境。亿欧小编采访了亿欧公司联合创始人、知名互联网分析师黄渊普。黄渊普认为,小米最大的瓶颈在于智能手机这个核心不够强,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好小米成为100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
雷军曾在上市路演时对投资者说道“(小米)总不至于连550亿美元都不值吧?”,按照发行价,市值(估值)真的没到550亿美元,你怎么看?
黄渊普:雷总对自己创立的小米太过自信了,或者基于对上一轮投资机构的责任,需要抬高估值,但资本市场并不买账。实际上,以现在的543亿美元,已经是各路投资人给足了雷总面子。
虽然香港联交所现场都是“恭喜小米、恭喜雷总”的喜庆状态;但当大家举起自己的手机拍照时,就略显尴尬了,大多数用的不是小mi。这次小mi上市,有不少机构跟我透露说准备做空,这是二级市场有别于一级市场的地方,接下来蛮有意思。目前看,强如雷军,也挡不住大势;要守住发行价难。
雷军持股31%,按照543亿美元的估值,雷军身价近170亿美元,在科技富豪榜里面,也已经是排名很靠前。他早已经财富自由,他追求的肯定不是钱本身,但身价代表着江湖地位。以170亿美元的身价,加之原先1000亿美元预期上的失落感,不免有些小失落。
一共有超过7000名员工持有股票或期权,他们可能会因为股价高低而受到影响。不少员工原本指望能通过卖出股票来买房买车,现在股价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员工必然会感到失望。此外,还有一些锁定期结束后的股价如何也不好说。
业内说雷军善于取势,但他在判断上市时机上是否失误了呢?
黄渊普:2010年4月,小mi被创立,是绝对正确决定。在移动互联网爆发前,小mi掐准了好时机。中国移动互联网到2012年进入爆发阶段时,小mi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沉淀。而后续进入罗永浩等人的锤子手机,则注定不会大成。
尽管目前的小mi估值离预期还差远,但是依然是最合适的时候去抢先募集真金白银;后面的科技互联网公司排队IPO,只会比这更难获得资本认可。这次事件,对所有科技互联网公司来说,都是一次严峻考验,将开启一个新的创业投资阶段;很多科技互联网公司命悬于线,这线就是小mi接下来的一场保卫战,也是中国互联网创业投资的估值体系保卫战。
那么接下来,小mi增长红利又在哪里?
黄渊普:根据招股书,此次募到的资金主要用于三块:一是在核心产品,如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AI音箱和智能路由器等;二是在生态链,如IOT、小生活消费产品和移动服务等;三是在全球化扩张方面。
第一大块国内竞争激烈,而华为OPPOvivo也是强劲竞争者。但第二第三块,即生态链和国际化方面,有望带动增长。在2017年生的生态链收入200多亿元,我听闻消息表明2018年的目标将达400亿元,再往后冲刺800亿元,将成为主要增长点。而印度成功经验,或许可以拓展至沿线国家取得突破。
关于生态链的问题:
黄渊普:招股书中提及122次,“生态链企业超过210家”。这些企业除了投入资金外,还得到背书使融资更容易,与合作伙伴谈判也有更多筹码,可以快速销售解决启动问题。不过,大部分仍处于成长状态,本身需要进一步发展比较大的华米仅20.49亿元营收但5.5万美金市值显得不足其道。此外,从分利润实现毛利率,不同程度盈利性还有待提升。而随着更多参与者加入竞争加剧,要盈利更加艰难。如果健康,它将影响整个集团健康。
最后,对商品品类扩展边界:
黄渊普:“除了硬件外,小Mi平台上的各种品类已是不少。我看到他们朝向多品类、大消费方向走。但我担心的是,为迎合短期内业绩,他们可能放宽品类标准过快引入一些无优势或无必要品项。在智能硬件领域、小Mi优势明显,而饮食婴童等领域则缺乏优势。当京东电商平台如此强盛,其想象空间有限。
最后的问题,是谁与怎样定义自己?
黃渟謂:“這個問題還未找到最佳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