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官述职报告盛思锐在传感器领域屡创新高未来将分列智能家居与医疗领域的战斗旗帜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传感器作为当代科技进步的基石,备受全球关注。美国、日本、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传感器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我国则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国内企业为主体,正在紧跟其后。信息爆炸时代,环境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成为世界各国研究重点,这里不得不提及瑞士Sensirion(盛思锐)——一个专家。
在ISHE2018深圳国际智能建筑电气与智能家居博览会上,我们采访了盛思锐贸易(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锦华以及Sales Director Stephan M·Richter先生。成立于1998年的盛思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数字微型传感器制造商,他们致力于研发高品质的温湿度、VOC、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环境监测设备,以及流量和差压检测解决方案。公司遍布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并提供定制OEM解决方案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十年来,盛思锐一直深耕中国市场,其原因是中国经济迅猛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同时“制造2025”、“工业2.0”的提出加剧了对自动化发展的迫切性。在中国市场中,工业、汽车电子、新兴通信与消费电子四大领域是最大的应用场景,其中工业和汽车电子产品占比约42%,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对传感器需求的增长。
博世、高通半导体等行业巨头曾经占据国内市场,但盛思锐凭借专注于行业内核心技术,与众不同,它们专注于家电与医疗领域并保持优势。此外,在新兴领域如智能家居中也取得显著成就,而未来将主要向汽车电子方向拓展。
企业研发投入至关重要,因为获取技术创新所需时间较长,并且可能牺牲短期利润来换取核心技术。而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对于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即使面临前景不明朗时,也能维持竞争力并确保未来的生存空间。
李锦华表示,每年公司将营业额的一部分用于研发投资,并拥有超过700名员工中的400名从事研发工作,其中包括200名博士以上学历者。在产品层面,公司坚持把每个产品做到极致,不仅限于自身擅长之处,而且还不断拓展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如智能硬件和医疗设备等互联网相关产业。
Stephan M·Richter指出,“最近几年,我们将精力集中在消费类型产品,如智能家居、硬件设备及医疗方面。”而随着车载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他预计未来公司策略将更多偏向汽车电子领域扩张。
无疑,对人工智能来说,传感器扮演关键角色,就像眼睛耳朵一样收集外界信息反馈给AI系统,使其能够进行下一步操作。而此举对于实现人类生活中的智慧终端,如扫地机器人或自动驾驶车辆至关重要。我相信,在这趋势下,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医疗领域,都需要高质量可靠性的传感器支持,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更加智慧、高效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