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连跌情景市场分析显示超200股跌幅达9
我注意到,A股市场在11月18日迎来了三连跌的场景,全市场超200只股票的跌幅超过了9%。沪深两市的成交额虽然有所缩量,但仍达到了1.76万亿元。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
Wind数据显示,自11月14日至11月18日,上证指数下跌了1.08%,深成指下跌5.46%,创业板指则暴跌7.72%。这意味着A股三大股指已经连续下跌了三个交易日,短期内市场波动加剧。
尽管如此,大部分券商认为,这种震荡是正常的整固过程。在内部积极因素持续累积的情况下,市场中期上行趋势并未改变。银河证券表示,本周开始进入数据空窗期,但当前市场处于从分母端向分子端过渡阶段。短期来看,微观流动性充裕,加之前期稳增长政策尚未完全落地,以及财政货币宽松逻辑尚未打破,这些都有助于预计未来分子端回暖。
民生证券则认为,A场正在从游资风格向常态化回归。这将减弱对政策预期博弈的影响,同时帮助市场向基本面现实回归。他们推荐投资能源、有色金属、船运等实物资产,并关注金融板块和建筑行业。此外,他们还建议关注红利资产,如公路、铁路、港口和电力,以及受益于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资本品,如机械设备和通用设备等。
华泰证券则指出,上周海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国内交易性资金流动构成了回调底色的背景,而杠杆和散户等交易性资金参与度也有所减少。长远来看,即使美元指数走强,也可能不会阻止A股中的风险偏好修复。而且,我相信10月底点位依然具有一定的支撑能力,因为投资者对于房地产修复预期相对中立,与宏观变量指导下的合理估值相符。
方正证券提出,将会结束对外部因素定价,并且2025年的核心矛盾仍然是应对国内债务周期问题。我国可以参考国际经验,在预期改善时打破货币传导梗阻,从而走出“流动性陷阱”。政策支持下去,对策略上保持乐观是不错选择。不过,在短 期内,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因为风格可能继续偏向公募重仓股。而从长远角度看,我们应该按照以下几个方向配置:低位吸筹安全资产;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提升科特估仓位并跟踪并购重组主题行情。
总体来说,展望后市,我相信A股将经历震荡上行。我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创新领域、新质生产力需求、大型消费品更新换代以及避险属性较强的红利板块。在宏观经济数据趋势好转之前,这些高息红利股票具有很好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