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开发收益与风险并存
“由于我国页岩气行业的现实技术、设备和地质勘探程度等条件与美国相比差距很大,这决定了我国页岩气行业不可能一帆风顺,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风险。” 近期,在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主办的“鹰潭页岩气政策投资论坛”上,该所创始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自然资源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栾政明面对国内越来越热的页岩气开发热潮,特别提醒说,要充分考虑和估计到页岩气勘查是风险勘查,以及页岩气是一个新矿种两个特点,合理评估成本和机遇,完善操作方式和盈利模式,确保页岩气勘查开发稳步发展。 勘查开发备受关注 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虽然起步较晚,但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在2008年3月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全国地质勘查规划》中,才首次明确提出“开展页岩气资源基础研究,评价页岩气资源潜力,推动页岩气开发利用”。短短5年时间,我国的页岩气勘查开发就从一般性探索到持续升温和引起关注。 实际上,我国页岩气开发之所以短期内迅猛升温,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美国页岩气开发的启示。 美国从20世纪50年始扩大页岩气开发范围。1976年,美国能源部东部天然气页岩研究项目启动。基于此项研究,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对泥盆地系和密西西比系页岩中天然气潜力进行了比较完整的评价。 “至此,再经历美国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动,大量资本得以进入。上世纪90年代取得技术突破后,页岩气开发变得真正具有商业价值。到2008年之后,美国页岩气产量终于实现飞跃,推动了美国天然气产量以48%的年增长率突飞猛进,实现了天然气从进口到出口的转变。”栾政明说。 而这场来自大洋彼岸、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页岩气,也引起了我国的极大兴趣和关注,由此拉开了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的序幕。 在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中,政府层面的推动作用不可小觑。2009年11月17日,中美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双方对近期举办的第四届中美能源政策对话和第九届中美石油和天然气产业论坛表示赞许,并对加速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发展的中美页岩气资源合作倡议的启动表示欢迎。该倡议旨在利用美国近期的经验,改善两国能源安全,帮助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2011年12月,正式批准页岩气为独立矿种。 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相关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土资源部从2011年6月举办首次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到2012年9月,公布第二轮页岩气探矿权招标公告,再到2013年1月21日招标结果公布,对页岩气的勘查开发可以说是一路绿灯。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国家能源局等部委也纷纷出台页岩气行业的支持政策、发展规划和目标。 “我国页岩气资源类型多、分布广、潜力大,对其期望值也很高。自2008年至今,中央先后出台了20多项政策来推进页岩气的开发。”北京雨仁律师事务所矿产资源部主办律师穆继云说。 而地方各级政府对页岩气的开发也寄予了厚望。湖南省针对“无油无气缺煤少电”的严峻现实,把页岩气产业作为破解省内能源资源困局的“金钥匙”,提出了“气化湖南”的新型能源观。 至于相关科研院所、开发投资公司和地勘单位也都憋足了劲,都希望在未来页岩气勘查开发中大显身手,分得一杯羹。 潜在风险不可低估 毋容置疑,随着美国页岩气的如火如荼,我国的页岩气开发也吸引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页岩气本质上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丰富的储量,已在开采方面取得突破,同时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在当前全球都在追求低碳和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展现出良好的综合发展前景。页岩气在我国乃至世界能源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也日益凸显,其开发、投资受到越来越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栾政明表示,“但是,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速进军页岩气领域的同时,页岩气的投资风险同样需要关注。” 一是矿权重叠问题。由于页岩气是新增加的独立矿种,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同时页岩气的埋藏较深,较易在同一空间区域的不同深度存在不同的矿权,导致矿权重叠现象出现的频率很高。目前划定的页岩气勘查开发区块中,其中很大一部分与中石油、中石化的常规油气权重叠,当民企尤其是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很难与这些央企进行公开谈判、对话。 “同样属于非常规天然气,煤层气的开发制度或许可以为页岩气提供参考。”栾政明建议。煤层气的矿权重叠对象主要是煤炭,这种情况下,先行法律的规定是煤层气拥有相对有限的开发地位。国土资源部规定了“先采气后采煤”的原则。相对煤层气与煤炭而言,页岩气与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同时进行的安全隐患相对较小,更适合先开发页岩气。 二是经济风险。相对于常规油气,页岩气是生在油岩里自生自储的油气,单位体积的资源丰度低,是“贫矿”。所以,开发页岩气需要大量的井,美国一年投入页岩气钻井压裂的资金就超过1000亿美元。而且页岩气井的生产产量递减速度很快,可持续投入很高。 “因为美国的这些资金分摊到了数千家石油公司头上,所以还能承受得了。而现在在我国开发页岩气,3000米范围、1000米深度的水平井成本约8000万元至1亿元人民币,单独的直井每千米需要1000万元人民币,每百米的深度也需要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投资,投资数额巨大。”栾政明说。 三是技术风险。页岩气的开发与传统油气领域的技术有很大不同,我国企业普遍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实力。针对这一状况,国内很多企业选择“走出去”,积极寻求与外国企业合作。但外企能否让国内企业顺利地拿到现实技术还有待观察。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页岩气的埋藏地质条件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同时,埋藏深度深、水资源缺乏、人口密度高等,均决定了不能照搬外国的技术。如何根据我国的实际条件,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应用到具体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中,依然是一个需要重点攻关的难题。 “此外,还有地质风险、环境风险、基础设施风险等,这些风险都要进行充分考虑,投资者在进行选择时,必须要保持冷静的判断。”栾政明表示。 此观点并非孤论。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先达表示,页岩气是一个高技术、高风险、回报期长的行业,比常规油气的成本要高得多。钻井、压裂、测井、地震四大技术支撑着页岩气的发展,哪一项技术不过关,都很难有所突破。尤其是我国页岩气的生产成本到底有多少,还需要研究。 趋利避害理性发展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风险和收益永远是一对双生子。页岩气如此纷繁复杂的风险,从另一个侧面也证明了其巨大的投资潜力和发展前景。 “我们只要能清楚地认识到上述风险,并利用好国家支持政策,合理选择商业模式来尽可能控制风险,就能达到成本和效益最佳的平衡点,实现页岩气产业的健康发展。”栾政明说。 “在页岩气矿权招标竞争惨烈的情况下,可考虑迂回战术,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进入,在共担风险的同时还能增强企业的实力,强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栾政明说,我国页岩气勘查开发尚处于初期阶段,而勘探阶段是无法直接带来收益的,这意味着投资企业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纯投入过程。所以要完善盈利模式,如何在勘探的同时形成其他产品,或者借鉴国外初级勘探公司的操作模式,进行探矿权与资本市场的对接。保证在进行勘探的同时,企业可以利用勘探成果获得收益,从而为下一步勘探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 其实,我国页岩气行业到底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最主要的还在于页岩气生产成本和天然气的价格。尽管国家已出台了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但0.4元/立方米的补贴标准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还有待验证。如果将来页岩气的成本比较高,销售价格高于常规天然气价格,那肯定无法实现持续发展。 “要实现页岩气规模化开采,必须要理性发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特别是要想法通过技术攻关来降低成本。”陈先达表示。 (中国矿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