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机器人像一位智慧的引导者踏上了通往具身智能时代的征途它带来了智能输送动态的变革力量为生产线注
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翘楚,正迈向具身智能时代。根据国际标准ISO 8373:2021,它们是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的多用途操作装置,可以对三个或更多轴进行编程,无论是在固定还是移动状态下,都能用于工业环境中的自动化应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其安装量占据全球总量的一半。国内厂商正在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缩小与海外领先企业的差距。在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需要提升其智能特性,向具身智能迈进,这将带来新的变革。
按照功能划分,工业机器人包括包装、上下料、喷涂、物料搬运、焊接、打磨、码垛和装配等类型。其中,物料搬运、焊接和装配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有约428万台机器人在工厂运行,同比增长10%,创历史新高。同年新部署的工业机器人中,有70%在亚洲,其中中国市场需求预计将加速增长,并且长远来看,对于国产化率提高至60%-70%以及年均增长率达到5%-10%都充满了巨大的潜力。
尽管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的消费者,但国产厂商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而高端市场仍然以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機和瑞士ABB等国际品牌为主。随着国产厂商如埃斯顿和汇川技术兴起,“四大家族”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从70%下滑至40%左右。但目前,在核心零部件,如伺服系统、高精度传动系统等方面,大部分依赖国外供应,这些决定了整体产业发展水平。
国内厂商正努力通过技术创新减少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并提升自身竞争力。一部分公司已经开始自主研发控制系统,如埃斯顿、新时达等。而在伺服系统领域,一些国产企业也取得了一定成就,比如汇川技术2023年的国内市场份额达28.2%。
然而,由于缺乏持续性的技术创新,大多数国内厂商仍处于成本竞争与营销策略之中。此外,不断升级换代所需的大型项目投资也成为制约因素之一。而具身智能理论及相关技术突破,将极大地推动这场革命,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可能性。在军工领域,即将推出的“仝人”系列智能焊接机械手,是这一理念的一个实践案例,该产品已被用于国家重大任务中,并展现出其强大的实用价值。
随着这些发展趋势逐渐显现,我们可以期待未来不久后,一种全新的时代——即具有高度灵活性、高效生产力的产线,以具身智能为核心,从而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向前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