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长形似小石富士康5年造芯梦何在
本周三,鸿海精密与国巨集团宣布携手成立半导体合资公司国瀚半导体,初期聚焦于功率与模拟半导体产品。生产基地设在中国新竹市,预计今年第三季度成立。国瀚半导体将结合双方优势资源,与半导体大厂展开合作,为客户提供稳定的一站式服务。当自研芯片之风蔓延至互联网、家电等领域时,对于智能手机“代工之王”富士康来说,“造芯”似乎成为转型升级的路径之一。
富士康对半导体产业的布局可以追溯到2017年,当时计划收购东芝闪存业务,但最终因竞购失败而放弃。尽管如此,富士康仍然坚定地踏入了这条艰难但充满潜力的道路。同年,鸿海改革成立12个次集团,其中S次集团专注于8K电视SoC、IoT物联网传感器和SSD控制芯片设计。
虽然曾有关于富士康“造芯”的传言,最著名的是在珠海启动12英寸晶圆厂建设工作,但这一项目最终未能见光日。在此之后,刘扬伟明确表示鸿海不会建晶圆厂,而会朝向IC设计、制程设计发展。此举被认为是正确的决定,因为即便拥有巨资支持,也难以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更不用说保障客户订单。
然而,在中国的半导体投资热潮中,富士康并没有放弃其目标。在济南筹建高功率芯片项目,以及投资南京和青岛的封测项目,可见其对于提升自身技术含量和产业链布局的决心。不仅如此,其所探索的人力成本减少、新兴应用需求增长等战略也为未来提供了可能。不过,从目前来看,即使是具有产业地位和资金优势的大企业,如富士康,在打造自给自足的芯片产业链方面还有一段漫长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