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报道中如何区分出事的企业与成功的典范报告模板的写作技巧能否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绘二者差异
小米迎来高光时刻。
7月9日9:30分,雷军敲响了港交所特意为小米准备的3米宽、200公斤重的超大型铜锣。小米港股开市,成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创新试点公司,也是继阿里巴巴、Facebook之外,有史以来第三大规模的科技互联网企业IPO。
截止收盘,小米报收16.8港元,较发行价17港元下跌0.2%,市值约3759亿港元。即使首日破发,此时,小米市值已超网易,与京东的市值差距不到100亿美金。
小米上市可谓一波三折,市值过山车从2000亿美元到543亿美元,但在当前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小米此时IPO依然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破发并不会影响一个企业的未来,大企业走到最后还是要看战略本身。在上市前夕(7月8日)雷军的公开信中,他描绘了未来小米的蓝图:智能手机业务争取尽快进入世界三强;有计划、有节奏进行品类拓展,进入更多千亿级市场;加快国际化,尽早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到全部收入的一半。
然而,对于乐视而言,其命运显得更加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探讨一下两者的异同之处,以及它们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针对这些问题,我与余德CEO进行了一场深入交流。他提到了:
对于乐视而言,它们遭遇的问题主要是资金链紧张和管理层面的挑战,而不是像小米那样,在估值上经历波动。不过,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轻易判定任何公司。如果我们回头看,那么尽管乐视目前正经历困境,但它仍然拥有潜力去重新站起来特别是在其汽车业务方面。
至于我国科技互联网行业的情景,一直存在着不确定性,比如政策变化、全球经济形势等,这些都可能对个别公司产生影响。但总体而言,这个行业也正在不断成长,并且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其中。
关于这个话题,我还想说的是,每当市场出现新的变数,都会有新机会涌现出来。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人认为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时机,因为价格相对低廉,同时技术进步带来的巨大增长空间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