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学市场营销是不是傻伊莱克斯四季度可能面临20亿克朗重组费用谁能挽救这场危机
百年品牌伊莱克斯正等待着救赎。这个创立于1919年的瑞典品牌,经历了辉煌之后开始走向谷底。根据媒体报道,由于现金流短缺、市场表现不佳等因素,伊莱克斯上季度在亚太地区的销售额大幅下降了21%。
裁员、亏损甚至关闭似乎成为一种常态。当下的伊莱克斯,或许内心更煎熬,也希望能够迅速找到企业对其进行并购。否则,如果等待被并购的时间越长,对伊莱ックス越不利。
尤其是当全球各地的伊莱克斯传出工厂亏损、裁员的信息时,伊莱克斯可能担心议价能力以及话语权或许会进一步弱化。谁是伊莱克斯的救命稻草?
此前,市场上已经传出美的集团并购 伊莱克斯业务,之后又有消息表示,美的集团将并购 伊莱克斯埃及子品牌,但双方并无公开消息公布。不过,首席执行官乔纳斯·萨缪尔森在面对路透社的采访时表示,由于现金流短缺、制造成本高昂,公司业务发展正在面临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一度“可能被中国公司美的收购”。
各种迹象表明,一切都指向一个结论:最终归宿一定是被并购,而中国企业最有可能成为主导者。
从全球家电企业来看,无论是日系、韩系还是欧美家电企业,他们在全球范围扩张的意愿并不强烈。一方面他们已经做到了一定高度;另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距离需要跨越。通过并购实现全球化是一条捷径,无论海尔智家、海信、美的是TCL,他们都意识到这一点。
显然,大型中国企业如海尔智家和其他竞争对手,如TCL和小米,都认识到了这种策略对于推动品牌和供应链国际化无疑事半功倍,并且它们拥有必要的手段去实施这些战略计划。
走下坡路的 伊 莱 克 斯近期在全球范围内裁减3000多个工作岗位,并且还将产生20亿到25亿克朗高额重组费用。此外,还包括关闭Zanussi品牌在匈牙利的一家工厂和在埃及生产设施,以及热水器生产工厂,这些围绕着 伊 莱 克 斯身上的不利信息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在举足轻重的地亚太业务上,即将关闭位于新加坡的事业部,将导致数百人失业,并削减欧洲和澳大利亚市场销售产品数量,从22种减少至仅6种,以此来进一步削减运营成本。
截至今年10月底,其股价已下跌超过三成,只是在上个月末发布最新财务数据后,该股票价格就急剧下跌14%。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不幸的是,即使如此老牌的大型制造商仍未能逃脱失败之途,因为它没有适应快速变化的情况,因此输给了自己。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是否应该继续投资于这样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