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深加工路线 做大做强鹅产业
长期以来,鹅肉在市场上并不如鸡肉、鸭肉等家禽类产品常见。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鹅的体型大、价格贵,并不适合家庭消费;另一方面,鹅的消费带有地域性,例如广东地区历来将鹅作为高档美食,但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消费鹅的频率并不高。不过,随着人们对优质蛋白的需求激增,鹅肉的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目前,我国的鹅肉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数据显示,我国的鹅饲养料为6亿羽左右,但是我国的鹅年需求量为8-9亿羽。 鹅肉富含所需的各种氨基酸、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各种微量元素,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营养健康食品。随着消费者对鹅的认可度提高,我国的许多地区开始发展起鹅产业。 就目前而言,我国部分地区的鹅产业大多走的深加工路线,很少以活禽的形式在市场上交易。例如,山东临朐自2017年引进相关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加大鹅肝研发生产,同时引导企业发展屠宰加工、鹅商品销售等产业。除此之外,临朐的多家鹅加工企业正在计划建设预制菜研发中心,建设老鹅煲、清汤鹅、鹅肉盖饭等加工生产线,大力推动鹅系列预制菜向精深加工延伸。 同样地,为了推动鹅产业精深加工转型,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固镇镇引进了一家白鹅屠宰加工企业。据了解,2021年该公司新建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白鹅屠宰加工车间,并配套增设屠宰加工设备、冷库以及鹅肉熟食加工配套设备等。据公司的负责人介绍 ,生产线建成后,每到旺季一天可加工一万只鹅。 而内蒙古阿荣旗已经形成了以白鹅养殖、屠宰、冷冻、烘烤、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当地建成了标准化育雏室、冷库、烤鹅厂等基础设施,打造烤鹅、鹅翅、鹅掌、鹅脖、鹅胗、白条鹅等“阿荣白鹅”系列产品。 部分畜牧专家认为,鹅产业是世界范围内一项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朝阳工程。与鸡、鸭等家禽相比,鹅产业目前的集中度低、市场增长空间大,地方加速布局,或许能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值得一提的是,在地方推动鹅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也要注重相关加工设备的引进,从而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