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格智能化观察网
首页 > 智能化方案 >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研究获突破

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研究获突破

近日,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课题组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氧化铟负载的银催化剂应用于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可行性,从理论上确定了反应转化途径,并用实验证明了理论预测结果,在负载银催化剂高活性、高选择性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实验方面取得了突破。 在碳中和背景下,二氧化碳如何进行高效转化成为化学家关注的焦点。在可能的各种化学反应中,最有希望开展大规模应用的是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反应。目前,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剂成为进一步应用的关键。 银催化剂已被用于研究光催化和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然而,尚未有研究证实其对于二氧化碳选择性加氢制甲醇具备高活性。 刘昌俊介绍,自2013年起,他们与合作者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证实,含氧空位的氧化铟及其负载的钯、铂、金、镍、铑、铱等金属催化剂对于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具备很高的甲醇选择性和较高的活性,氧化铟负载金属催化剂也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氧化铟负载银催化剂应用于非均相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反应尚未有研究报道。 在最新的这项研究中,刘昌俊课题组将氧化铟的合作者聚焦在金属银催化剂上,通过银与氧化铟的结合调变,使Ag/In₂O₃催化剂成为二氧化碳加氢合成甲醇的高活性催化剂。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了银与含氧空位氧化铟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计算结果发现,二者之间的界面位点能够很好地活化二氧化碳分子,使其更容易在该位点发生加氢反应。 基于理论计算的结果,研究人员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出Ag/In₂O₃催化剂,并与氧化铟催化剂对比进行了反应活性评价。对比结果显示,银的加入提升了二氧化碳加氢生成甲醇的能力,明显降低了其转化的表观活化能。而稳定测试的结果也说明Ag/In₂O₃催化剂具备更好的催化稳定性,相比In₂O₃催化剂,反应10小时后,活性保持率为90.5%,而In₂O₃催化剂的活性保持率仅为80.4%。 此外,表征实验也证实,银的加入能够促进表面氧空位的生成,从而增多氧空位位点的数量,促进二氧化碳的吸附与解离过程。研究人员表示,希望这项工作为高选择性氧化铟基催化剂的理性设计提供指导。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标签:

猜你喜欢

智能化方案 消毒之器揭秘无...
消毒之器:揭秘无菌领域的神器们 一、灭菌仪器简介 在医疗环境中,保持设备和手段的清洁是至关重要的。灭菌仪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它们不仅能够确保设备得到...
智能化方案 高速运输与缓慢...
高速运输与缓慢磨损:输送设备的双面人生 高速运输与缓慢磨损:输送设备的双面人生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输送设备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能够高效地将物料从...
智能化方案 视觉之光机器之...
视觉之光:机器之眼的探索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视觉软件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软件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系统,使机器能够感知和...
智能化方案 西湖边的冰点时...
一、绿色循环下的未来发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资源循环和节能减排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最美丽城市之一,杭州也在积极响应这一挑战。杭州制冷设...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