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点与巅峰2023年述职报告中的乐视与小米之谜
"乐视与小米:一场不同命运的对比"
在2023年的述职报告中,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会有两家公司,一家迎来了高光时刻,而另一家却遭遇了困境?小米和乐视,这两个名字背后隐藏着不同的故事。
小米,在7月9日成功上市于港交所,其IPO被誉为科技互联网企业史上第三大规模。尽管首日破发,但小米的市值已经超越网易,与京东仅差100亿美元。雷军在上市前夕发布的一封公开信中描绘了未来的小米蓝图:智能手机业务争取进入世界三强;有计划、有节奏地拓展新品类,进入更多千亿级市场;加快国际化,为实现国际业务收入占总体收入一半奋斗。
然而,小米并非没有挑战。作为一家定位于互联网的公司,它面临着硬件与互联网本质之间的差异,以及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战等外部压力。而对于乐视来说,其IPO曾经备受期待,但最终以“出事”而著称。
吴筱凤与余德进行了一场深入探讨,他们分析了小米成功背后的原因,以及乐视失败可能导致的问题。余德认为,小米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在正确的时间做出了正确的事情,即使面对困难,也能够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而对于乐视,他则表示:“即使是‘出事’,贾跃亭也没‘死’,他的企业也没‘死’。”
当我们回顾小米IPO期间的一波三折时,不难发现市场确实不好。但正是这个时候,小미依然能够融资239.7亿元,并且完成资本优先股退出。此外,小米员工也得到了解放,其中一些员工甚至获得了高股权低工资或半股权半工资的架构。
从此次IPO来看,小ミ取得的一个重大意义就是融资,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不过,对于其更大的意义,如何选择在这样的时刻上市,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在这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小Mi是一个体量庞大的公司,只次于阿里巴巴和Facebook,而且它采用了新的标准——同股不同权,这让它成为第一家采纳这一模式的小企业之一。
谈到小Mi模式,余德指出,它起初是一家专注于硬件制造的小型创业公司,但随着时间推移,它逐渐向互联网靠拢。这一转变虽然令人好奇,却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这铁人三项(智能硬件、新零售、互联网)中的智能硬件领域,小Mi尤其表现突出,但是其生态链合作并不充分,大部分项目都处于早期阶段。
最后,当我们尝试将这些信息整合起来,可以发现,无论是从财务状况还是商业模式来看,小Mi仍然是一家以手机为中心,以粉丝经济驱动的大型电子产品制造商。这一点反映出了品牌驱动与平台驱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了它们各自走向成长路上的策略选择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