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在港交所披露三季报市场营销专业人员忙于分析数据确保公司在激烈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美的集团在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41亿元,同比增长7.32%,净利润约95亿元,同比增长约12%。尽管如此,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二季度的9.1%和15.57%而言却略有降速。这一情况引发市场对其资本运作步伐加快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美的集团似乎已经开始加快其资本运作步伐。上周,有消息称美的集团将拟赴港上市,这一消息被市场高度关注。此前,在10月24日晚间,美的集团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其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和美银证券。据了解,本次拟发行规模预计不超过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的10%。
这一决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何享健创始人感叹之下的回应。在一次采访中,他曾表示1992年的股份制改造和1993年的赴深交所上市是让美电器发展起来的大量节点。他认为这两次重大变革使当初的小型企业在管理模式和治理结构方面进行了根本性的转变,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对于此次赴港计划,市场反应并不如何享健那样积极。一旦发布相关公告,一天之后,即8月9日,上市公司A股即下跌2.1%,报收56.35元/股;10月24日晚发布《招股书》,次日又出现了1.43%的小幅下跌,最终报收52.42元/股。而截至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周五),股票价格仅低于53.74元/股,全体市值也只达到3778亿人民币。
从数据来看,无疑显示出家电行业中的“白电三巨头”之一——海尔智家、格力电器等其他竞争者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根据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当期收入2704亿元,而归母净利润245亿元远超海尔智家的1986万元、131万美元以及格力的1550万元、200万美元各项数额。
对于此次更进一步地扩大全球战略布局的问题,该公司官方解释称,“主要是基于深化全球战略布局需要”,预计通过H 股发行,将用于全球科技研发、智能家居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升级,以及完善全球分销渠道销售网络提高自有品牌海外销售能力等方面。但这种解释显得过于官方化,其背后的真实动机则更多地受到外界猜测与分析。
例如,由于外资持股比例多次触及深交所规则上的限制,因此一些分析师认为,此次H 股发行将能够突破这些限制,为融资渠道提供更多支持。而另一方面,从业务发展角度考虑,如果能成功利用H 股平台进行并购或拓宽业务范围,那么这样的举措无疑会为其带来更大的好处。此前已知,在近些年里,比如日本东芝、德国库卡等多个世界知名企业均被其收购,并整合到自身体系中,以实现资源共享与技术交流。
相比已经踏入“A+H”模式(即同时在内地主板及香港主板挂牌)的海尔智家来说,它拥有更多独立且成功挂牌在A+H两个平台上的子公司,如盈康生命、海尔生物等四家子公司,其中市值高达2500亿人民币。这表明虽然目前自己的总市值仍然远高于整个海尔系,但未必意味着所有人都认可这个信号。不过一般而言,当旗下的子业务线发展成熟体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将其分拆出去也是常见操作之一,因为这样可以提升该业务线独立性,同时可能存在低估价值待释放的情况,而且它还能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与投入以推动该业务线进一步发展。
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美的一直偏好后者策略,即通过资产重组增加价值,而非简单出售或剥离弱势部门。此前的尝试包括但不限于去年撤回安得智联IPO申请,以及今年再次提出分拆安得智联向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的事宜,这些行动似乎揭示了一种追求最大化资产价值配置策略的情景,也反映出一种强烈意愿:那就是要确保所有潜力的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使每一部分成为组织整体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便最终形成一个更加强大的整体实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