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在港交所披露三季报市场定位关键三要素人物展示
美的集团在2023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941亿元,同比增长7.32%,净利润约95亿元,同比增长约12%。尽管如此,第三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较二季度的9.1%和15.57%而言却略有降速。这一情况引发市场对其资本运作步伐加快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美的集团外资持股比例多次触及深股通规则上限,这使得公司决定向港交所“交卷”,以吸纳更多外资持股,并突破前述桎梏。成功后,美的将成为下一个布局“A+H”上市格局的白电巨头。
此次赴港上市,不仅是基于深化全球战略布局的需要,而且也为公司提供了更便利的融资渠道。据了解,美的集团近些年于日本东芝、德国库卡、意大利Clivet等世界各地大量收购企业,其全球设有31个研发中心、40个主要生产基地。
然而,与已经踏上“A+H”模式并取得显著成就的地尔智家相比,美的集团似乎缺少分拆出去且成功上市的一些业务线。海尔系旗下的四家上市子公司包括海尔智家、盈康生命、海尔生物和雷神科技,其合计市值高达2500亿美元。
对于这次分拆计划,有分析认为,将业务线独立推向资本市场有助于资产价值释放。此前美智光电曾尝试独立,但最终撤回了上市申请;安得智联也拟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不过,这两项计划是否能够顺利实施仍存疑问。
何享健作为创始人,对于公司发展至关重要。他不仅控制着控股有限公司94.55%股份,还通过直接或间接控制方式影响着拟拆分独立上的安得智联和美智光电。此外,他还通过并购策略扩展了公司业务范围,而他的儿子何剑锋在资本市场也有着显著存在感,以他名下的盈峰环境和百纳千成为例。
综观之,无论是从财务数据还是从企业战略看,都可以看出美的是一个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但是在国际化进程中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在未来,它将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及它会如何继续巩固自身的地位,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