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将极大促进智能装备应用与升级回归自然之谜
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介绍,出台《工作方案》,旨在认真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瞄准目标要求,紧抓发展机遇,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工作方案》介绍,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仓储,行业运行调控、耦合协调以及上下游协同等各环节进行融合创新和改造提升,实现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数字孪生、运营管理最优决策,以产业数字化驱动全产业链业务变革,加快推动行业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为此,《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到2026年时,将打造120个以上的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并培育60个以上的标杆工厂;推广应用100款以上优秀产品,并培育100家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设一座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及四个重点行业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以及五个以上的边缘计算节点。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分析认为,这将极大促进智能装备如智能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机以及云计算平台等设备在采集加工运输环节得到更广泛应用。同时,加速模型算法研发与应用,对于预测性能控制具有一定的精确性。此外,由于自然资源对复杂工艺流程依赖,因此通信网络需求也会增加以保障数据高速传输处理,从而有效带动技术应用落地。
为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工作方案》提出选树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建材领域的标杆行动,并建立一批高水平集成标准的典型场景。
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张翠霞表示,我国制造业仍需通过试点示范解决现实问题。从选树行动来看,将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深度引导领军企业分享经验,不仅提升龙头企业能力,也将进一步中小企业意愿配套能力,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机会。同时鼓励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加速技术模式推广。
张翠霞说,这些措施将激发新的发展能量,使得龙头企业提高效率增长价值,同时培养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将成为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