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方案出台 强化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将促进装备升级 推动原材料工业走向自然界的智能制造新篇章
1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介绍,出台《工作方案》,旨在认真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瞄准目标要求,紧抓发展机遇,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原材料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和构筑国际竞争新优势,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工作方案》介绍,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在材料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物流仓储,行业运行调控、耦合协调以及上下游协同等各环节进行融合创新和改造提升,实现生产要素泛在感知、制造过程数字孪生、运营管理最优决策,以产业数字化驱动全产业链业务变革,加快推动行业提质升级、降本增效、绿色安全发展。
为此,《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要到2026年打造120个以上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以及培育60个以上的标杆工厂;推广应用100款以上优秀产品,并培育100家优秀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设1个大数据中心及其他相关设施。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这一计划将极大促进智能装备的应用和升级,如智能传感器、高性能计算机边缘计算设备云计算平台等,将得到更广泛应用。随着数据量增加,对算力设施需求也将大幅提升。此外,还将加速模型算法的研发与应用,比如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对原料性能生产过程进行精确预测控制。
王鹏还说,由于原料来源多样且复杂,对通信网络尤其是5G物联网提出新的需求,以确保数据高速传输处理,将带动技术应用落地完善基础设施布局。
为了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工作方案》提出开展选树行动,在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建材领域建立更多标杆企业。
张翠霞巨丰投资首席投资顾问表示,我国制造业仍存在一些堵点需要通过试点示范解决。她认为,从选树行动来看,将从产业链供应链角度加强深度引导龙头企业分享经验不仅提升能力也将进一步中小企业意愿配套能力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