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探索智能装备在工厂中的应用场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成为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方向之一。它通过与智能传感、先进控制、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融合创新,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感知、分析规划、纠错容错、网络集成、诊断修复等智能化功能,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产业链上游主要分为变速器、高端数控机床和轴承等核心零部件;中游为智能制造装备,如工业机器人、三维打印设备(增材制造)、专用设备和检测装置;下游则涵盖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新能源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及物流等领域。
轴承是其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其产量完成259亿套,同比增长11.2%。预计2023年我国轴承产量将达275亿套。传感器作为检测装置,在智能制造中扮演不可或缺角色,其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942.3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183.8亿元,预计2023年将达3492.8亿元。
伺服系统是实现自动控制的核心功能部件,其市场规模约为170亿元,同比增长16.4%。未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提升和深入推进,这一市场将会出现新一轮爆发式增长。
从需求侧看,企业对于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日益增强,而国产替代正在有序进行,其中部分核心零部件实现自研自产。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达到2.68万亿元,并预计到2023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9700亿人民币。
近年来,我国数控机床行业发展迅速,其产业规模持续增长,从3825.1亿元增加至4090.0亿元。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中,工业机器人的出货量是一个衡量这个行业发展规模的一个重要参数。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售额约55302万元,但本体国产化率仅在30%左右。此外,由于国内企业技术突破以及对锂电池、高分子等领域的重点发力,本体国产化率水平可能会不断提高。
目前全球工业级高分子三维打印设备销量较多,以联泰占据最大份额,为16.4%,其次为Stratasys和EOS各占14.8%和13.1%。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情报网发布的相关研究报告,以及提供给用户的一系列专业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大数据情报查询服务商业计划书撰写服务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园区规划策划咨询服务招商引资策略咨询服务考察推介活动组织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