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背后的计算机科技巨人谁在指挥节拍
滚滚历史长河,淘沙砾金,在互联网这样一个行业就曾出现过大大小小的战事,电商、O2O、支付......包括现如今的AI之战,然而有一个领域,似乎一直被大家忽略,那就是智能电视产业。自贝尔德发明了可以映射图像的电视装置之后,1939年,美国诞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而我国在1958年3月17日首次引进黑白电视机,这标志着中国电视工业的开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大型企业经历了一场意外而又迅猛的转变。互联网浪潮涌来,它们冲击着传统制造业界的大门。而现在,这个市场正逐渐从单纯的硬件向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的智能设备转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对于智能技术和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因此无论是设计、研发还是生产和供应链管理,都展现出强劲且持续发展的情况。尤其是在屏幕和芯片这两大核心技术领域,一直以来是国内品牌面临的一个挑战。不过,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国产品牌正在逐步缩小差距,并在全球范围内崭露头角。
对于芯片这一关键部件来说,其性能对于整个设备体验至关重要。它不仅需要处理传统视频解码,还必须支持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程序。这意味着芯片设计师必须同时考虑到画质、音质以及运行速度等多方面因素,与手机或电脑芯片不同的是,它主要负责控制显示器上的图像质量及声音效果,以及处理用户交互等功能。
早期,由于国内缺乏专业人才和资金支持,我们依赖于进口芯片。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与企业投入研发加深,我们开始独立开发自己的原创技术。在2001年海信公司启动了自主研发项目,最终在2005年成功研制出了中国第一颗专为彩电设计的“信芯”系列芯片。这一成果极大地促进了国产电子制造业向前发展,并激励其他公司追赶并超越。
目前华为海思(HiSilicon)的hi3751V600与hi3751V510已经成为许多知名品牌4K电视的心脏部分,不仅夏普与海信如此,即使康佳也选择使用这些高性能晶圆。此外锐迪科与晶晨半导体等新兴厂商也正积极扩张其市场份额。这种竞争激烈但又充满希望的情景,为我们展现了未来市场前景不可限量:2017年的数据显示,有超过1.93亿台智能电视被保留下来,这比去年的同期增长31.9%。
尽管消费者对价格敏感,但成本控制仍然是一个企业重视的话题。不断升高的人工智慧零组件成本、高端面板材料价格飙升,以及联发科收购晨星后形成垄断局面,使得很多本土品牌感到压力巨大。但这也是给予国内原本处于弱势位置的小型企业机会,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同时减少对进口商品依赖,从而更好地适应国际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