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智能制造系统发展现状如何还有哪些挑战待解决
智能制造系统(Smart Manufacturing System, SMS)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手段,对传统的制造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实现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生产。随着全球经济向高附加值转型,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国,也正积极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智能制造系统的现状。自2015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成长新兴产业若干措施》的文件后,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相继出台,如《工业互联网发展规划与行动方案》、《促进工厂智慧升级行动计划》等,这为中国智能制造行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资金支持力度。此外,由于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然而,无论是在政策导向还是科技创新方面,面对国际竞争激烈的市场,还有许多挑战需要我们去思考并解决:
技术壁垒:尽管我国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但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工业机器人、新型材料、高性能传感器等,这些都是影响我国智能制造水平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才短缺:随着智能制造需求日益增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教育资源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使得能够满足产业需求的人才紧缺。
信息安全问题:随着工业控制系统逐渐融入互联网,每个节点都可能成为安全漏洞,这不仅会导致设备故障,而且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事故,因此保证信息安全成了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投资回报周期长:实施新的装备和管理模式往往伴随大量投资,而这些投资通常具有较长期回收周期。在短期内难以获得显著收益,使得部分企业犹豫不决,不愿意主动采取改革措施。
跨界合作困难:不同行业间协作共创尚未形成良好机制,跨界合作中存在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泄露以及利益分配等问题,这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挑战点。
综上所述,在未来几年里,我国将继续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投入力度,同时优化学制引导基金项目,更好地结合高校科研力量,与企业共同攻克突出问题。此外,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构建稳定可靠的大数据平台,从而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数字经济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