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再次成为热搜焦点没有地震预警的可穿戴器件又引发争议
苹果再次成为热搜焦点:被诟病的可穿戴器件缺乏地震预警功能
自Apple Vision Pro在前不久引发轰动后,苹果品牌似乎又一次走上了热搜榜的顶端。不过,这次它并非因为某项新产品,而是因其智能手表系列未能提供地震预警功能而受到批评。
8月6日凌晨,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了5.5级地震,该事件对许多人来说是一场突然袭击。事后,当一些用户发现自己没有收到任何预警时,不禁产生了“如果当时有一个提醒,我或许不会成为这场自然灾害中的无辜受害者”的反思。
与此同时,一些主流国产手机,如华为、小米、OPPO等,都已在系统中内置了地震预警功能,有些默认开启,有些则需要用户手动设置。这让人们开始质疑苹果是否也能提供类似的安全保障。
其实,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苹果。16系统确实无法支持该功能,但这一点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什么其他品牌能够做到而苹果却不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的是,即便是高端科技公司,也应该如何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来提高消费者的安全感。
答案可能隐藏在Apple Watch Series2及更新机型以及Apple Watch SE和Ultra中,它们都允许用户通过按键或者旋转数字表冠来查看不同的屏幕内容。而且,在紧急情况下,使用Siri可以帮助处理各种紧急情况。但这些都是远离危险后的应对措施,并不足以作为真正的地震预警工具。
国内领先的华为同样推出了独特的求救保护机制,其新品Non-Stop Master具有与北斗卫星同步工作的能力,即使网络连接丧失,也能够发送求救信号。对于居住在高楼层的人来说,这种技术尤为重要,因为即使在地下被埋入土中,如果携带着这样的设备,可以第一时间发出求救信号,从而提高生存几率。
此外,还有一款名为dido TF3S的手表虽然主要定位于健康监测,但也具备紧急通知功能,当遇到紧急情况,可通过手机将信息传达至手表上,以便第一时间提醒佩戴者采取行动。
尽管这些都是自我防御的一种方式,但最理想的情况还是避免一切突如其来的灾难。如果说我们已经拥有什么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危险,那么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但对于那些仍然没有准备好的人来说,最好的策略仍然是谨慎行事,加强自身防范,同时期待未来科技能够不断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