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机器人领域的新“蓝海”市场中,至于谁能“破圈”成功,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但出圈的先决条件必然是技术基础与商业价值。
起步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海康机器人,在机器视觉技术、算法及大数据分析领域具有深厚积累,可赋予移动机器人更强的环境感知、自主定位、路径规划、协同调度能力,在移动机器人的集群调度、仓储业务优化等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截止目前,海康机器人已服务深南电路、一汽大众、新宝电器、日日顺、日上等众多客户,应用案例覆盖了汽车、3C、电子半导体、第三方物流、零售、食品饮料、新能源、医药、电商、鞋服等行业。
在“水大鱼大”的关键时期,海康机器人正在锻炼自身“水性”,即把客户需求转换成客制化解决方案,在排位赛中脱颖而出。
全场景·全覆盖
由于正值产业发展初期,移动机器人市场边界暂未突破,表现出了明显的应用场景碎片化特征,这也意味着厂商没有办法利用单一产品或解决方案走天下。不同行业、不同场景、不同用户的需求全然不同;如果仅选择进入一个或少数几个行业,既不能支撑产品起量,更不利于整体解决方案的验证与迭代。
如何拓展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做大市场蛋糕?在海康机器人副总裁吴尧看来,为用户提供覆盖全场景的定制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让用户看到新技术的实用性和商用价值,才会在做选择时更有底气,才能正向推动移动机器人产业的成长。
目前海康机器人产品涵盖了潜伏、叉取、移载、重载系列移动机器人,可覆盖30kg-2T负载能力的全场景产品,打造了全球首款机器人换电站,实现100s换电,满足7*24H待命的高效运行。
软科技方面,海康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控制系统RCS-2000可以同时指挥上千台AMR协同作业,甚至是不同类别、不同导航方式的AMR;实现最优的任务分配、科学的路径规划及完善的交通动态管理,使得多系列机器人相互协作以发挥最大效能。
此外,针对仓储业务需求,海康机器人自主研发了以“货到人”为核心理念的智能仓储管理系统iWMS-1000。iWMS-1000和RCS-2000分别提供仓储、搬运两种业务对接模式的标准接口;系统支持与自动门、分播墙、PLC、梯控、门控、传送、立库带等各类外部设备对接,可满足用户个性化的业务场景和作业流程。
在软硬科技双轮驱动的基础上,海康机器人坚持每年对解决方案进行升级与迭代,不断完善产品性能指标,升级系统平台功能,包括提升单机负载能力、升级续航能力、降低移动机器人自重、优化不同行业仓储业务功能等,为用户带来更多、更优的行业场景化解决方案。
单体智能·群体智能
当前,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已成为制造业进阶的必经之路,移动机器人作为工厂内物流的执行体,串联了生产的全流程,是实现智能工厂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移动机器人不仅具备单体智能,同时还能达到群体智能,才能应对日益复杂的内物流需求。
简单来说,单体智能要求移动机器人不仅具有强大的环境感知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自我学习、自我调整,适应复杂多变的作业场景,增强机器人对不同应用场景的感知能力、适应能力,降低机器人对部署环境的要求,简便场地部署方案。
群体智能则是在单体智能的基础上,要求整个移动机器人“兵团”能在系统指令下,完成群体或协同作业要求,像一个小型生态系统自循环、自调整,实现系统长期稳定、高效运行。比如某台机器人发生故障,无法完成任务时,系统会在发生故障后立即告知整个“兵团”,调度系统“委派”其他机器人来完成任务,做到不影响其他设备和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事实上,不管是丰富的产品矩阵,智能化的平台系统设计,还是场景化的解决方案水平,对企业的研发与技术实力要求都非常高。
据吴尧介绍,目前公司仅研发团队人员已超过1500人;且公司在中国设有24个办事处,各区域的技术占比近60%。
7月8日,海康机器人西安研发分公司启动仪式举行。海康机器人CEO贾永华表示,西安研发分公司的成立,是海康机器人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公司将加大科研投入、人才培养,充分借助西安教育、科研水平的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持续的研发投入,将进一步提升海康机器人的整体技术实力,这也是拓展应用场景、赋能新行业的基石之一。
软硬件融合,满足千行百业需求
移动机器人作为软硬件结合的典型,硬件决定了移动机器人的物理边界,软件定义了性能的边界与智能化水平,只有将二者有机融合,提供全场景解决方案,才能让移动机器人在用户现场发挥最大效用。
吴尧指出,目前移动机器人软硬件融合的主要挑战源自行业差异。由于移动机器人存在大量的非标定制化需求,不同行业的应用场景、生产节拍、订单结构都会对机器人系统算法(如机器人调度、业务订单提总和分播波次算法等)、机器人本体功能(如执行机构、安全避障、自主建图等)提出特定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海康机器人组建了包含解决方案、软硬件工程师的项目团队,从客户角度出发,解决实际场景痛点问题。具体来看,海康机器人一方面通过机器人硬件选型、导航模块、通讯模块、本体软件功能模块、算法模块的不同组合,适配出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的单体智能方案;另一方面,在群体智能,根据行业应用属性,形成模块化的软件应用功能,贴合客户场景化需求。
在生产过程中,让移动机器人执行各类仓储、搬运任务,对接梯控、门控、立库等外部设备,并实时反馈工作进度的信息指令,也需要有序集成系统软件,才能上通下达。
2021,持续进阶
吴尧表示,未来海康机器人会继续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解决方案开发、质量管控、营销服务等方面齐步走。
将AI、5G、物联网技术融合至产品和智能方案中,落实到生产制造的每一个环节,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大规模商用化。目前,海康机器人多款AMR都已全面支持5G技术,采用5G模组的潜伏、叉取AMR已在多个客户现场有序运行。
在产品形态上,面对库区空间有限,无人化仓储向高位货架推进的趋势,叉取式机器人成为此类环境中的作业主力;海康机器人将持续进行叉取式机器人的研发与优化,最大限度挖掘叉取式机器人的作业效能。
截至目前,海康机器人整体订单数量稳步提升,与去年同期相比显著增长。
2021年,海康机器人也将继续积极推进移动机器人标准工作。
吴尧认为,统一行业认可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可以为移动机器人的生产活动提供规范,增强用户使用移动机器人的信心,从而扩大移动机器人市场规模。截至今年5月,海康机器人参与/主导了物流机器人外部标准制定8项,其中主导国家标准3项。
在移动机器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下,当被问及有望跻身头部的机器人本体企业需要具备怎样特质时,吴尧认为头部企业的决定权是在用户手中的。每家公司关注的目标用户和诉求都不一样,业务上可能会有不同的解决之道。公司之间有合作有竞争,产业是不断动态调整变化的,玩家也在变化,为此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围绕着用户和市场需求,看能做什么,能为用户做什么。
未来,海康机器人希望能够与更多业内伙伴相互赋能,无论是集成商或服务商,共同拓宽移动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坚持与产业发展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