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技术人才被中韩挖角中企3年就复制技术
据日经中文网20日报道,自1970年代中期至今大约40年里,日本机电企业至少有1000多名技术人员流向以中国和韩国为中心的亚洲企业。 这是因为日本企业在90年代后大量裁员,而流向中韩的日本核心人才,曾为亚洲企业的飞跃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人才从日本流出似乎已经过了高峰期,但对于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流出,日本政府正在加紧讨论应对措施。 “技术实力强的人才正在外流”,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主任研究官藤原绫乃对1976年至2015年春季的约40年的人才动向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日本机电企业的技术人员有490人流入韩国企业,196人流入中国企业,还有350人进入中国和泰国等国家或地区。 藤原绫乃利用大数据对这40年里亚洲境内的技术专利内容进行整理,对比在日本企业任职时申请专利的姓名与转职海外后姓名一致的案例,确定了外流人才的数量。仅专利中出现名字的高级技术人员总数就超过1000人,实际外流的人数应该更多。 年轻人才也大量外流 在转职海外企业的日本人才中,韩国有40%以上、中国有近30%来自日立和松下等日本国内的8大企业。较之于快退休的人,相对比较年轻的人才占比更高,中国有90%以上、韩国有70%以上都在50岁以下。藤原表示其中很多是获得了经常被引用专利的“日本人才”。 日本人才向中韩的“大移动”加速于2000年代。当时,因互联网泡沫破灭和美国金融危机陷入业绩低迷的日本存储器制造公司尔必达于2012年宣布破产;日本瑞萨电子实施了裁掉一半员工的彻底改革,失去立足之地的优秀半导体技术人员大多都到海外去寻找大展身手的场所。据受到中国企业邀请的一位日本技术人员透露,“2000年代中期有数千名日本技术人员在中国”。以此看来,此次调查的技术人员只是冰山一角。 中韩企业实现了迅猛成长。日经旗下QUICK FactSet的数据显示,韩国三星电子2016财年(截至2016年12月)的销售额换算成日元约为20万亿日元,过去10年里翻了一番。中国华为技术的销售额也增加至5倍以上。而在此期间,日本企业的销售额则基本持平,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上文提到的那名在中国工作的日本技术人员指出:“中国企业不到3年能完全复制技术”。随着技术实力大幅提高,韩国企业挖日本人才的情况被认为告一段落,但藤原绫乃认为中国等国家“今后会继续录用日本技术人员”。 提供5000万日元的成果报酬 “年薪3000万日元。工厂步入正轨后还提供5000万日元的成果报酬”,2017年春季,在东芝四日市工厂工作的一位40多岁半导体技术人员接到了自称是猎头公司的热情邀请,对方表示“在中国工作3年就能赚到很多钱”。对开始量产半导体的中国企业来说,决定出售给日美韩联盟的东芝存储器是技术人员的宝库。 日本政府也在警戒人才外流的情况,主要针对日本认为其占优势的技术,具体包括半导体技术,以及飞机机身等使用的碳纤维和能进行高精度加工的机床等众多技术。 日本经济新闻称,如今是物联网(IoT)时代,无论在哪个行业,机电技术人员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也备受欢迎。日本的技术人员中介公司Meitec Next的社长河边真典指出:“不仅是亚洲,人才流向美国谷歌(1070.68,-6.46,-0.60%)和德国博世等欧美企业也会影响日本未来的竞争力”。 日本猎头公司Genius社长三上俊辅强调:“在日本,技术人员的地位相对较低。应当提高工资水平等,建立让技术人员得到应有回报的机制”。 进入自身能力能尽量得到更高评价的环境是技术人员的根本愿望。越是在全球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对跳槽的抗拒越小。仅通过加强监管来保护国家利益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 <买元器件,请上猎芯专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