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赴港IPO市场定位三要素在心野望冲击全球科技巨头自然风光中揭开新篇章
美的集团在10月30日发布了2023年三季度报告,显示该公司实现营收941.22亿元,同比增长7.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4.85亿元,同比增长11.93%。此前不久,美的集团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为其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做准备。这种迅速行动背后,是对全球科技巨头野心的一种展现。
一开始看起来,如今的美的集团官网似乎仍是一家家电企业,但实际上,它早已不满足于这一身份。在招股书开篇中,就明确指出:“我们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从1968年的塑料瓶厂到今天千亿市值的大型上市公司,美的集团业务范围已经扩展至智能家居、各类家电以及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等领域。
尽管如此,目前家庭设备仍是美的基本盘。在这个领域内,美斯拥有多个品牌,如COLMO、高端品牌东芝、大众品牌小天鹅、酷风,以及面向年轻消费者的华凌和Comfee。此外,还有通过收购获得海外市场布局和洗衣机、冰箱等产品线如东芝、小天鹅和华凌。
近年来,即便推出了自有品牌,比如主打高端家的“凡帝罗”、“比佛利”,但这两个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并不大。2018年推出的定位高端家的COLMO则相对成功一些。除了新品牌频繁出现受挫之外,全行业下行趋势也给美斯带来了挑战。2020-2022年的收入虽然逐渐回升,但整体增速依旧低迷。
随着进入2023年,一些因素促使销售略有反弹,但存量市场成为了行业共识。不幸的是,由于使用周期长达十几年,有些消费者直到产品无法使用时才会更换,而调动他们意愿则更加复杂,这意味着短期内难以看到显著效果。
因此,在保持增长成为必需品的情况下,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就成为了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而对于如何穿越产业周期、技术周期,并进行产业升级寻找新的引擎,对方洪波董事长曾表示:“要找到新的第二曲线或第二引擎。”
截至目前为止,那个“第二曲线”就是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从18.5%一路提升至25.4%,而与此同时AWE大会上的缺席让人注意到了收购策略可能发生变化。不过,在拓展海外市场方面,加快了步伐,其中包括伊莱克斯收购计划以及对境外发行证券(H股)并上市事项进行前期论证的事宜。
财务数据显示,上半年的某些动作已经开始实施。但即便如此,不仅未能达到50%以上的海外收入占比目标,也未能超越2017年的43.19%记录。这表明尽管国际化战略被提及过多次,其实质进展并不令人满意。
最后地,从回购行为来看,可以看出管理层对于公司经营持有一定的信心,但自去年以来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让人怀疑这些措施是否有效。此前的最大回购案件完成后,大概两周之后就迎来了股价走低,这让人们对未来发展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