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信号灯闪耀指引阿里达摩院与公路院共谋智慧道路未来
昨日,阿里巴巴达摩院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公路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此为契机,共同成立了一个全新的车路协同联合实验室。据了解,此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探索无人驾驶和道路智能化的前沿技术,并将两者的优势融合起来,为实现车辆与道路之间的高效协同创造条件。
在这场合作中,达摩院的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指出,车路协同不仅是实现道路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也是提升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致力于提高单个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但这种方法局限性明显,只能让汽车变得更加“聪明”。然而,在达摩院看来,将车路协同作为发展方向,可以让整个交通体系得以更深层次地优化,让汽车、道路及其它交通设施能够完美融合,从而使自动驾驶技术得到更大的推动。
通过一系列实践测试,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模拟环境还是真实环境下,车路协同技术都展现出了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一次典型测试中,当一个假想的人物突然从障碍物后面出现时,如果没有开启车路协同功能,那么紧急避让或停车都会失败。但当这个功能打开后,不管是什么样的突发状况,都能够及时处理,使得自动驾驶更加可靠。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项目不仅在国内具有先驱作用,而且还将成为全球智能交通领域的一个亮点。其中核心技术之一——感知基站,其工作原理类似于手机所需连接到基站一样,它可以建立起车辆间、甚至是行人间的一种信息共享网络。这意味着未来每隔200米左右,就可能有这样的感知基站,它们会像经验丰富的监控者一样,对周围的情况进行监控并做出反应,从而极大地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也能促进交通流畅性。
例如,在夜晚行驶或者视野受限的情况下,这些感知基站就能起到警示作用,即使是行人也能被即刻检测并通知后续行走者;同时,在高速区域或者转弯处,如果前方有任何异常情况,这些传感器也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向其他接近的汽車发出预警信号,从而有效减少因视线限制导致的事故风险。
据悉,阿里巴巴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开始应用这一创新技术,并且已经在杭州等城市进行了开放式试验。此外,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展这一科技至货物运输领域,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智慧物流服务。而公路院总工程师岑晏青则认为,与过去对单纯无人驾驶解决方案投资相比,现在采用的全面推广道路智能概念,将极大加速这些先进科技产品进入市场,以及新兴产业结构形成。
最后双方表示,他们将继续投入资源,加强相关研发活动,同时积极参与标准制定工作,以确保这些创新成果能够顺利落地并带来社会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