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首条3D刷脸地铁开通智能交通违章查询系统引发社会关注普及之路还有多远
我注意到,iPhone X不仅拥有全屏解决方案,还有着令人瞩目的3D结构光人脸识别——Face ID。不过,这项技术现在并不再是iPhone X的专利了,即便它也不局限于手机或支付方式。
2019年4月8日,国内首条采用3D人脸识别闸机的地铁线路——济南地铁1号线——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据悉,乘客在济南地铁APP上录入人脸信息后,只需将脸部对准3D人脸识别设备,就能在2秒内通过闸机。这意味着搭乘地铁自助购票排队长的问题将被彻底解决。据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方法可以让每分钟通过30至40名乘客,大幅提升了地铁运营效率。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3D人脸识别将成为主导的人脸识别技术,而2D人faces会逐渐过渡为辅助手段。目前,市场对于3D成像和传感器件增长率正不断攀升:据Yole《3D成像和传感-2017版》报告预计,将达到9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在轨道交通领域中,3D刷脸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能够极大提高个人身份验证及交通运营效率。在国内的地铁站,大多数存在自助购票排队长、购票程序繁琐等问题,而如今,只需录入3D人面信息,便可直接刷脸进站,无需担心忘带或遗失手机、卡片等情况。
相比之下,对于时下流行的刷卡、扫码进站来说,3D刷面的速度更快,更安全,并且省去了手机、卡片等中间介质,让乘客体验到了无感快速进出站。此外,由于其安全性高,不会因为遗失物品而造成困扰,“最好的科技就是让你感觉不到科技存在”,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喜欢使用这种方式。
目前,在市场上主流的是2D与3D人的两种不同的认证方法,其中虽然2.5维(即包括深度信息但以二维图像形式表现)与三维之间有一些细微差异,但它们都提供了高度精确的结果。然而,与其他场景相比,如侧面或者低光照下的环境,其适应性和性能可能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希望进入轨道交通行业的人们来说,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因为这个领域关系到国家经济以及日常生活,是国家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由于其敏感性较高,对相关企业而言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至关重要。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即便三维面貌还未完全实现完美,它仍然是一步向前,因为它提供了一种更加接近真实世界中的交互方式。在轨道交通系统中,它能够帮助减少操作错误并提高整体用户体验。但同样要记住,我们也必须考虑如何保护这些数据,以防止潜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