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格智能化观察网
首页 > 资讯 > 首个成功移植案例 国内多基因编辑猪肾取得重大突破

首个成功移植案例 国内多基因编辑猪肾取得重大突破

3月25日,秦卫军团队实施了一例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肾移植手术,将一只多基因编辑猪的肾脏,移植到一位脑死亡受者体内。截至4月7日,移植肾已持续工作13天,其在受者体内功能良好,正常产生尿液。这是该院继3月10日世界首例“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肝移植成功后,在异种移植研究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肾脏移植是目前治愈终末期肾病的唯一手段。然而,器官短缺已成为移植领域面临的全球性难题。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超过百万,每年开展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仅1万余例。猪从亲缘关系和基因水平与人类相近,跨物种之间的基因差别相对较小。而且,其脏器大小及生理功能与人类器官相近,理论上可以替代人类脏器发挥功能。 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和免疫学的深入发展,异种移植研究有望成为解决器官短缺的新途径。其中,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国外已开展6例多基因编辑猪—脑死亡受者异种肾移植,以及1例基因编辑猪—人异种肾移植手术。 2020年以来,西京医院泌尿外科先后参与开展多例基因编辑猪—猴肾移植及肝肾联合移植研究。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该团队以多基因编辑猪为供体,脑死亡受者为受体,开展了此次具有创新性的探索。据介绍,此次手术的供体猪由成都中科奥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被敲除了3个会引起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基因,转入了1个人补体调节蛋白基因、1个人凝血调节蛋白基因。而移植受者经过医院三次评估均认定为脑死亡,其家属同意无偿参与此次异种肾移植研究。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西京医院教授窦科峰,肝胆外科主任陶开山团队指导下,21个科室通力协作,秦卫军团队实施了手术。术中未见超急性排斥反应。其间,研究团队完整观察到异种移植肾脏在内的工作状态、各项指标及过程,对异种肾移植免疫排斥、凝血障碍、病原感染等机制开展了进一步探索。 秦卫军介绍,对猪的细胞进行基因编辑已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猪的繁殖能力较强,易于规模饲养,这些使猪成为目前技术条件下异种移植供体的最佳选择。针对解决排异的问题,秦卫军表示,目前最主要的转基因技术是CRISPR/Cas9技术,团队通过敲除/转入这两大策略,降低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 秦卫军认为,此次手术是中国异种肾移植迈向前沿领域的重要一步,将为异种肾移植临床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未来或将为终末期肾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已进入加速期,目前西京医院的移植成果为移植器官短缺提供了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解决方案,或为无数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争取到等待时间或生命延续。”窦科峰说。

标签:

猜你喜欢

智能化资讯 团队合作经验分...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与了多个项目和团队活动,这些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专业技能,也让我对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以下是我关于团队合作经验的分享与反思。 ...
智能化资讯 公交车内真空现...
公交车内真空现象引发乘客共鸣:挤压与释放的无声对话 在一个平凡的早晨,一个普通的公交车上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真空挤。这个词汇听起来可能有些奇特...
智能化资讯 天府学院财经大...
在西南财经大学的一隅,有一个被誉为“学霸营地”的地方,那就是天府学院。这片学术的绿洲,不仅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更是那些对金融、经济和管理有着不解...
智能化资讯 人工智能新时代...
人工智能新时代:元宇宙如何重塑互联网体验? 元宇宙概念的兴起 元宇宙这个词汇在最近几年里突然间变得非常火热,它源自于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技...

强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