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讯中国领先全球顶尖论文被引热榜新篇章
在全球顶尖论文的被引热榜中,中国学者雄踞第一位。根据日本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NISTEP)近日发布的统计分析,全球被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中,有27.2%出自中国研究人员,这一数据超过了美国24.9%,成为世界上最领先的发表数量。
通常情况下,被引用次数达到前1%这一水平意味着论文具有极高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价值。在这项研究中,NISTEP采用了一种特殊计分方式,即“分数计算”来衡量每个参与机构对论文贡献度。这一方法将法国与瑞典合作完成的一篇论文中的贡献比率设定为25%和75%,以此类推。
通过这种精确计分方式,在2018年、2019年和2020年间,中国研究占据了全球被引次数前1%论文总数的27.2%,即4,744篇,与美国相比有显著增长。而英国则排名第三,其比例仅为5.5%.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榜单上的数字不仅反映了中国科技实力的提升,也揭示了日本科技学术可能面临的问题。尽管日本在多个领域仍保持领先地位,但其在最新出版物总数排行榜及被引用次数前10% 论文排行榜中的表现却出现了下滑。
对于中国学术界存在大量注水现象以及使用资金购买署名等指责,不再具有说服力。高被引论文数量证明了中国学术成果质量与数量并重,并获得全世界认可。不过,如宁波诺丁汉大学相关专家所言,对于领导该项研究的人员身份是否真实仍需进一步探讨。此外,由于奥运奖牌排行常见大国集中,因此单纯看待高被引文献数量也许并不全面。
另一方面,比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的《美国科学与工程现状报告 2022》采取不同计算方法,以提供更全面的视角。这个报告测量的是各国/地区在所有科技出版物中的份额与它们在高被引文章指数中的份额之比,从而进行更加公平比较。
综上所述,虽然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它并非唯一标准。其他诸如研发支出、博士毕业人数等指标同样体现了一国科研强弱。而从影响力和专利申请等维度来看,无疑证明了中国科研事业正在蓬勃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