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财经连线民营经济活跃是广东如何保持经济活力的重要密码吗财经大学深度解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
全球财经连线:民营经济活力,广东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财经大学深度解析,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的洞察。
今年中国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是既符合实际又充满挑战。我们有条件实现这个目标,因为我们的基本面依然向好。我们拥有庞大的市场、制造业优势、人才储备和数字化基础设施领先地位。此外,我们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取得了结构性突破。
去年,我们通过努力实现了GDP5.2%的增长目标。这与今年提出的同样目标相呼应,但去年上半年遇到修复状态,一季度、二季度表现不佳。然而,这并没有阻止我们的经济反弹,最终达到了全年的5.2%增速。
尽管2022年的增速较低,从8.1%降至3%,但受疫情多点暴发影响,对中国造成巨大冲击。经过一番挣扎和反弹,我认为各方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不仅是企业和人民,还有政府出台八大刺激政策逐渐发挥作用。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因此2024年的5%左右增长仍有坚实基础。但为何要继续努力?原因包括:首先,由于国际环境高度不确定,如IMF、世界银行等机构对全球2024年预测均为负;其次,大循环存在问题,加上国际干扰;再者,即便基本面好,也出现预期减弱以及需求减弱现象;最后,要解决体制机制上的堵点,如商流物流信息流资本流等顺畅性问题。
《全球财经连线》:你认为今年应该如何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以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陈文玲:虽然赤字率保持不变,但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支持力度没减。我国将持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用于国家发展重大项目及安全领域项目,以支撑2035年现代化建设,并成为2050年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一部分。此举确保内在稳定,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使资本市场成为晴雨表助推剂,以及抵御金融风险防火墙,是政府工作报告释放重要信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