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的乐视与成功的小米究竟有什么不同
小米的高光时刻:港股首发成为互联网创新标杆
7月9日,雷军在香港交易所敲响了为小米特别准备的3米宽、200公斤重铜锣。小米港股开市,以"同股不同权"模式成为了继阿里巴巴和Facebook之后,史上第三个规模巨大的科技互联网企业IPO。这一举措不仅刷新了市场对新经济体制的认知,也为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路径。
尽管首日破发,小米仍以16.8港元收盘,与发行价17港元相比仅下跌0.2%。其市值约3759亿港元,已超越网易,仅与京东市值之差距不足100亿美元。面对当前经济下行周期和中美贸易战等不确定因素,小米此次IPO被视作是在正确时间做正确事情。
破发并不影响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而是考验着其战略规划。在上市前夕(7月8日),雷军公开信中描绘了未来小米的蓝图:争取将智能手机业务迅速提升至全球三强;有计划地拓展品类,不断进入更多千亿级市场;加快国际化进程,使国际业务收入占据总体收入的一半。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地歌网吴筱凤与高派信息CEO余德进行了一场深入探讨:
吴筱凤:从今天来看乐视和小米,小米成了,而乐视出事了,您如何评判这个事情?
余德:小米成就在意料之中,而乐视出事则在意料之外。但我们不能因此断定,即使小미今天上市也离“大成”还很远,即使乐视出事儿,其企业却并未“死”,尤其是乐视汽车,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关于这一系列问题,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吴筱凤:您能否谈谈小Mi IPO破发表现以及作为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创新试点公司的小Mi在港上的意义?
余德:对于小Mi IPO来说,它是一波三折,从估值1200亿美元缩减到543亿美元,再经过多轮调整,最终稳固于此。而且,此前的CDR(中国内地股票)发行计划也曾提出,但最终因证监会提问而放弃。此次IPO虽首日破发,但市场表现依然令人关注,因为它展示了一家科技互联网公司如何在困难时期成功融资,并为员工带来了解放。
这次融资意味着资金安全,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向投资者证明他们的决策是明智选择。
然而,在整个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比如估值调整、CDR的问题,以及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反映出了当前我国科技行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现实——即便是在全球性的竞争压力下,一些公司依然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并寻求新的增长点。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分析:
吴筱凤:您认为为什么说现在是一个适合进行大型IPO的时候?又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同时也是机会的大舞台?
余德:这一次的小Mi IPO确实是在非常关键时刻进行,是一种积极应对挑战、抓住机遇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大型IPO不仅能够帮助公司获得必要资金,还可以让投资者通过退出获取回报,对于那些持有优先股或其他形式投资者的退出提供了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这样的行为也激励员工,让他们感受到公司价值和个人贡献之间紧密联系,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凝聚力。这正是目前许多技术驱动型创业公司追求的一种商业模式——利用股东利益来推动员工激励机制,同时利用平台效应增强用户粘性。
最后,我们针对是否应该把这个事件作为学习借鉴进行思考:
吴筱凤:那么,对于所有想要走向成功的小微企业或者初创团队来说,您有什么建议吗?
余德:“当你看到某个行业发生巨变或出现特殊机会时,要勇敢地迎接挑战,不畏惧风险。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具有独特优势,那么无论环境多么复杂,都要坚持自己的路线图。”
随着时代潮流不断涌动,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商业模式崛起。而对于那些愿意承担风险、勇于尝试新东西的人来说,无论是在哪个领域,都有足够空间去发现新的可能性并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