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航飞机失事引全民共搜黑匣子智慧装备助力寻迹国内谁家技术更精通黑匣子制作
知情郎·眼|
侃透天下专利事儿
昨日,东航波音737客机MU5735惨剧引发全民关注。
官方初步披露,飞机在昆明起飞后即刻失去联系,随后发现残骸,但未发现遇难者遗体。搜救仍在继续中。
据报导,飞行数据显示航班13:15起飞至14点19分突然从巡航高度下降,并伴随速度急剧减慢。
网上传出疑似坠毁前监控画面显示,一架飞机的头部直线冲入山林,不解体,全过程仅需5秒钟。
揭开事故原因的关键,在于找到黑匣子——电子飞行记录仪。这是一种能够记录重要信息的设备,以保护公众安全为目的。
01黑匣子的坚韧之谜
黑匣子并非真的“黑色”,而是醒目的橙色,其外壳设计用以承受极端条件,如高温、撞击和压力。它能承受超过自身3500倍重量的撞击,在1100℃高温下耐火1小时,且能抵抗2吨重物挤压5分钟。
02黑匣子的故事编织与发展历程
《解放军报》曾记述了其前世今生。二战时期首次发生军用飞机事故后,由于频繁的事故事件迫切需要一种分析原因的工具,最早由法国工程师发明基于照相原理的记录器,而英国工程师则研制出了钢丝记录器。不过,这些早期录像均无法用于实际调查事故原因,只是在试飞时使用。
1953年美国洛马公司生产了109-C型数据录音仪,这是第一款具备抗毁功能的一台录音仪。但这些先进技术最初只装配在军用运输机等大型战斗机上。在20世纪50年代,大卫·沃伦设计了一款既可以记录机械参数也可以捕捉座舱声音的声音装置,这便是现代“黑匣子的”雏形。自此之后,对民用航空业来说,“待遇”得到了提升,从此开始装配民用商业航空用的“黑匣子”。
从60年代起,因便于搜索和定位,因此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了橙色的电子数据录音器来取代之前的小巧但不牢固的设备。而现在最常见的是一个如菠萝大小外形尺寸但存储能力强大的小型存储器,可以同时保存25个小时驾驶数据及2小时驾驶舱语音对话。此外,与过去不同,现在每一次科技突破都使得这项技术更加精细化且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如导弹、车辆以及军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