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务虚主义让康佳电视机显得不值880万元了谁还记得那款曾经炙手可热的大屏彩电
康佳务虚主义彩电曾以880万元的价格亮相,但现在它已经无法为公司带来技术红利和用户。随着营收连续下降,彩电在集团中的占比也逐年减少,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中,没有找到正确方向的努力显得无济于事。特别是对于曾经主导电视行业的康佳来说,或许应该重新考虑电视业务是否还能成为重心。多元化并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药方,它无法挽救康佳电视业衰退。
实际上,康佳正不断尝试通过新产品改变现状。但结果尚未可知。
最近,康佳推出了智慧场景屏APHAEA?A6?Pro高端产品,其售价从9999元到39999元不等。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用户有很多选择,比如海信、TCL、创维等头部品牌提供的8K和激光电视它们在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康佳直接对标这些品牌,却没有太多创新技术可以凸显。
除了强大的用户交互和与锤子OS联合开发的全新操作系统外,很难再找到新的技术卖点。
当然,加之其他转型业务业绩也不好看。
彩电行业早已被海信、创维、TCL三家巨头垄断,这种寡头效应尤其明显。在一片存量市场和巨头们挤压之下,康佳的彩电业务表现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财报显示,近两年来康佳彩电业务营收一直在下滑趋势中,没有好转,从75.20亿元降至73.00亿元同比分别为14.21%、2.92%。同时,该业务占总营收比重也从2020年的14.93%降至2021年的14.87%,这意味着现在仅占总营收不到15%,而此前这一比例在2017年时达到61.47%,这也是说明了公司重心已经转移。
原因之一是科技创新难以形成竞争力。财报显示,2019年的研发支出5.01亿元,而2020年虽然增长到了6.84亿元,但相较于其他同行,如TCL、海信等,这个数额几乎微不足道。此外,即便2021年的研发支出达到了6.61亿元,与去年相比仍然有所下滑。这表明该公司研发投入远远落后于同行。
不仅如此,由于最新财报显示其主要用于半导体及环保等领域,其中Micro LED芯片研发以及效能提升项目占据了研究费用的大部分。而关于完成104英寸Micro LED面板实现8K展示的事项,也正在进行当中,但是顺利量产路线图未知。
其实,就像那款价值880万美元8K分辨率电视一样,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CES展时引起广泛关注,但最终却被遗忘了。
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2年Q1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额并不乐观,有些品类反而出现增幅,比如75英寸及以上大屏电视销售增加60%左右,这意味着未来将会持续受到市场欢迎,并且海信和TCL这样的品牌将继续获得成长机会。
故事讲得再好,也要有落地能力。相较于海信和TCL早已顺利布局并完成量产,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严重掉队的情况。
跟海信和TCL类似的是,一直积极拓展第二增长曲线:半导体环保以及工贸企业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其中工贸企业已经取代家电产业成为核心收益来源。
根据财报数据,其2021年的工贸企业收入29683亿人民币(约合4500万美元),但与去年同期比较还是有所下滑2.63%
所谓“工贸”,其实就是围绕传统主营业务涉及IC芯片存储液晶屏等物料开展采购加工及分销经营利润来自加工费及其上游采购与下游销售差价,不高毛利率只有0.57%今年甚至低于去岁毛利率,为何这样做?这种生意并不持久赚钱,
反观同行海信长虹,他们都早就迎来了跨界融合成功开花结果:
首先 海信一直深耕B端业务,从智能交通到医疗,无一不体现了跨界融合能力,而且B端遍布海外各地-market给予积极反馈-Sea sonal traffic market share for years, and in medical ultrasound technology, it has over 50 patents.
其次 长虹也有四大板块能源华意美菱 及嘉华实现可持续增长,
而我们看的是一个多元化发展路径下的困境:大健康房地产半导体,
从2018成立芯威正式开始研发芯片,再投入10亿建封测厂-截止12月第一批芯片交付生产但价格并不高没有给带来太大收入,
所以想要依靠自身低成本设计半导体实现弯道超车是不现实的毕竟需要大量持久高成本才能回报,
因此或许现在应该放慢脚步聚焦主业否则,在毫无起色的小小电视产业遇阻时,将来的困境更难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