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家电销售市场遭遇两大利空挤压消费者购买力受限物品库存积压
进入四季度后,回顾今年家电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前三季度,家电企业面临两大“利空”挤压,一是对市场走势的过于乐观导致产品库存积压;二是对于消费需求洞察不足造成产品均价下降。最近,白电行业中以空调、冰箱、洗衣机为代表的数据发布,让我们窥见了这一年来家电产业所遭遇的“两大利空”挤压,以及企业和商家的焦虑与痛苦根源。
首先,海尔智家、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三巨头公布了他们的三季报。海尔智家的营业收入增长7.5%,归母净利润增长12.71%;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67%,归母净利润增长13.27%;格力电器同比增收5.1%,归母净利润增加9.77%。这些数据显示,这些头部企业依然保持着稳健的盈利能力。
紧接着,国家统计局披露了今年1-9月份家用电器生产情况。根据报告,在这三个季度里,每个品类都实现了2位数以上产量增长,其中洗衣机产量增速尤其显著。这表明大家电市场呈现出较好的恢复性增长,并且市场韧性强,但同时也反映出产业空间仍然广阔。
然而,当将这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行业头部企业营收增速远低于产量增速。这可能意味着商业库存水平高企或者主要厂商采取价格战以促销手段,以此来弥补营收和销售之间差距。此外,由于中小企业为了追求出货量而牺牲利润,他们在竞争中的效果并不明显。
此外,从头部白电子企营收构成来看,他们正在通过新业务如生态圈、新能源等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这些非传统业务对于提升整体盈利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尽管如此,对于传统白电子企来说,其营收增速被限制在5%左右,而同期国内某些品类如空调、冰箱、洗衣机产量则达到了20%以上,这说明最初对于市场和消费反弹充满信心,但最终还是受到消费低迷影响。
随着进入四季度,众多家电企业开始采取拼低价的手段,以避免库存滞销或呆滞。在这种形势下,可以预测整个家庭设备工业以及销售市场最核心任务就是加快产品流通速度。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2024年开局之初,将会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并进一步推动零售价格下降,最终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消费者持币待购引发内卷,再次陷入一轮又一轮比价乱战。